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9章 炼火(第1页)

第139章炼火

炼火源于古时对火神祝融的崇拜,现代少数民族中的傈僳族、珞巴族就以火和灶炭为崇拜。《雷涛丛谈》“遇夜炳燎,其光烛天”、《建水州志》“于燃松炬……以炬插田,设牲致醴祷”的记载,都属以火祭神,炼火是崇拜火神的一种古老习俗的遗存。

2oo5年5月,炼火入选ZJ省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烧炭使灼热以除去烟气。唐·康骈《剧谈录·洛中豪士》“凡以炭炊馔,先烧令熟,谓之炼火,方可入爨,不然犹有烟气。”

(2).链火用炼炭烧的火。宋·范成大《题张氏新亭》诗“烦将炼火炊香饭,更引长泉煮鬪茶。”

炼火,俗称“踩火”,为古老的禳灾集体舞蹈,也是一项大型的秋祭活动。其目的为祈求神祗驱鬼避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平安。

磐安县深泽乡,西邻灵山,故称炼火为“灵山案”。阴历八月十三轮到灵山兴胡公,以炼火的方式到方岩表演。相传有一年,方岩和尚妒疾兴案者的胆艺,蓄意的炭火中暗埋了犁头、铁锅,意欲加害。因老降侗有事不能参加,委其新降侗。这天黄昏,老降侗突然上降,现了和尚有不轨之举,怒不可遏,火赶到了相距12o里远的方岩。此时炼火者刚开了水火门,准备炼火,老降侗当即一马当先,赤脚冲进火堆,脚套犁头,头戴铁锅追赶和尚,和尚只得告饶,应允每年炼火时以隆重仪式迎接。自此灵山案的炼火名震邻近各县。

秋祭炼火规定在每年阴历的八月十五中秋和九月初九重阳日,规模宏大,仪式隆重。在择定吉日的黄昏时分,用石灰在晒场上根据木炭多少画一个圆圈为炼火场。先将木柴堆放的圆圈正中,各神祗请到后,开始点火。待烧到一半,倒上木炭,边扇边倒,等全部红透,用铁耙均匀地摊成圆圈一样大小,炭火约七、八寸厚,火堆一般直径约1o~6o米,木炭多为3o箩以上,1987年浙江电视台拍摄风俗资料片时,用了6o多箩。参舞的人数少的几十人,多则上百人。该活动有一定的戒规、仪式、程序,夜间在广场上表演。全过程分降童催降、山人开水火门、兵(阳兵)炼火三个部分。情绪由静到动,锣鼓齐响,炼火进入高潮。炼火者赤膊、光脚,降童手持钢叉使劲抖动领先,山人次之,手持铁索、钢叉、铜锣的村民壮汉随后,高歌狂舞,冲进通红的火堆,有的从容不迫地从烈焰火星四溅的炭火中走过,有的在火红的木炭场上奔跑,有的将脚插入火中,似犁田一般行走,显示本事。先自东往西踩过去,再从北到南奔腾,勇往直前,身体提气上拨,动作剽悍粗犷,看的人惊心动魄,练的人坦然自若。气势壮观,催人奋进。过三堂后,走阵炼火结束。

喜欢异能之保护非遗请大家收藏异能之保护非遗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