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4章 周先生的往事(第1页)

至于后三个流程则过几年再继续,毕竟谢凡如今只有十三岁,须等着谢凡年满十六岁时才可结婚。不过谢凡和周小姐已经正式定下婚约,谢周两家都准备重谢为两人牵线搭桥的周先生。

先是周老爷备上厚礼亲自登门拜访周先生。面对周老爷的厚礼,周先生连连推辞。周老爷再三劝说,周先生便说:“老爷对我有知遇之恩,能为老爷尽绵薄之力已是十分欣慰,怎么还敢奢求报酬。”周老爷只好不再勉强,对周先生连声感谢,方才走了不提。

后来谢老秀才也携礼物登门,周先生也不愿收下谢礼。谢老秀才一副了然神色,点了点头,又拿出了一份字据递给周先生。周先生见了是封文书,要将几亩田地送于自己。周先生读完文书便潸然泪下。谢老秀才又说:“这几亩田地原是你家祖传,原来都佃给一户姓王的人家种,今年刚好要换家佃户,便把这几亩地物归原主。”

周先生痛哭一场,又向谢老秀才作长揖。谢老秀才连忙扶住,又对周先生好言安慰半晌,周先生才终于接过文书。

周先生这番失态,背后还有一段往事。

原来周先生虽然才华出众,品行端正,但是父亲早逝,寡母带着他守着家里四五亩薄田过活,自小便尝尽人间冷暖。因为家境贫穷,差点连书都读不上,还是族里一位远房族叔看他是个读书苗子,资助一二才考上了童生。这位远房族叔给了银钱,便总是摆出一副大恩人的派头来,每每要奚落周先生母子两句。母子两人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只好默默忍耐,还要对着族叔笑脸相迎。

也因为家境贫穷,媒人都不愿意给他说亲,母亲好说歹说攒了很久的钱,才说到一户人家的老姑娘,终于周先生二十多岁成功结婚。此时风俗,婚姻嫁娶讲究门当户对,所以他妻子也是因为家里穷备不上嫁妆耽误了岁数成为“剩女”。不过幸好,妻子王氏人品样貌都好,夫妻两人感情和睦,可陪嫁实在有限,日子依旧贫穷。王氏婚后半年就怀孕了,可惜吃得不好,营养不良,又侍奉老婆婆,操劳家务,五个月成型的男娃娃都流产了。

好不容易考上秀才,周先生学问好,岁考考取一等,每月能得到官府六斗廪米,日子才好过了些。日子好了,夫妻两人也终于顺利生下了健康的孩子,七年间一连生了五个女儿。可是孩子渐渐多了,家里多了五张嘴吃饭,日子又穷了起来。也许是因为营养不良,也许是因为频繁生育损伤了身体,此后周先生的妻子再没怀上过。

老婆婆对此当然十分不满,但是周先生夫妻两人感情很好,哪怕王氏愿意他也并不太想纳妾。再加上家里实在是穷,先纳妾是笔开支,其次家里又要增加人口,也就罢了。那位远房族叔又来劝周先生趁着女儿还小,不如抱养两个出去给别人家,好减轻家里负担,但是夫妻俩看着五个可爱的女儿,实在不忍心。最终还是一家人齐心协力过着穷日子,又难免受了族叔一番奚落,夫妻两人只好忍了。

周先生参加了好几次乡试都名落孙山,期间老母亲病故操办丧事又花了一笔钱。王氏日常带着女儿们做些针线补贴家用,周先生日常也帮人写些拜帖文书赚点润笔。

夫妻两人看着五个女儿渐渐长大,又开始操心女儿们的婚姻大事。此时社会风俗,婚姻最看重门第和财力,女方家境好坏和嫁妆多寡,远比女方人品样貌重要得多。虽然周家五个女儿品貌都端正,父亲是秀才身份上也说得过去,但是家里太穷,根本置办不起五份像样的嫁妆。如果只有一两个孩子,夫妻俩节衣缩食,勉强能让女儿风光一点出嫁,可是偏偏有五个年龄相近的女儿。手心手背都是肉,父母亲实在不忍心厚此薄彼,可是以家里的财力,让五个女儿都找好婆家出嫁实在是困难。夫妻俩又舍不得把女儿们嫁出去给人做填房或者小妾,每日都为了女儿们的婚事长吁短叹,愁眉不展。

刚好溧水县里有位在西北地方做官的周老爷致仕回乡,本地乡宦富户都写了拜帖求拜见。这位周老爷偏偏在众多拜帖里面见到一封拜帖文采斐然,大为欣赏,一打听原来是位周秀才写的。周老爷一听还是自己本家,便差人请来周先生。一见周先生一表人才,言谈举止实在不俗,更是对周先生青眼有加。

周老爷想起自己老上峰,西北经略大人(注释: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职位高于总督)正想寻找一位人品可靠又有文采的才子做幕僚,代写文书奏折一类,便问周先生愿不愿意去西北?又说这位大人御下仁厚,下官爱戴,如果周先生有意,自己愿意保举推荐。

周先生正为家境贫穷而忧愁,加上眼看举业无望,留在家乡实在是没什么可留恋的。想起书上说“大丈夫志在四方”,不如就此去西北闯荡一番,也好给妻子女儿们挣个好生活。周先生于是当场就应了下来,周老爷当即大喜,给西北经略大人写信推荐应天府溧水县周正秀才,先命家人将信送出去。两人约定周先生先回家收拾停当,十日后出,出前周老爷再将保举信给周先生,到了西北经略府才有凭证,最后还送了十两银子川资路费给周先生。

这头周先生谢过了周老爷,拿着十两银子回家。王氏先是一惊银子怎么这多,又是一喜家里正是缺钱,最后害怕起来,慌忙问丈夫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怎么突然拿了这么多银子回来?自家丈夫一个穷秀才,做什么能一下得了十两银子,如果是不义之财,恐怕惹祸上身。周先生忙将县里周老爷致仕回乡,自己代人写拜帖,蒙周老爷青眼,保举去西北经略大人帐下做幕僚的事情合盘托出。

王氏一听先是一惊,又是一喜,接着大哭了起来。惊的是实在事出突然;喜的是丈夫一直科举不顺,终于千里马遇伯乐,能一展鸿图之志。但是细想西北离溧水县隔了千山万水,十日后丈夫这一去,一家人何时才能团圆,所以大哭起来。

周先生看妻子哭泣心里也是伤心不已,五个女儿听到母亲哭泣,都围拢过来,听说父亲要去西北,也一起哭起来。一家人哭做一团,忍不住想着如果经略大人不在西北,就在南直隶省躲好。南直隶省当然也有许多大人需要许多幕僚,但是江南地区历来才子辈出,遍地都是郁郁不得志的秀才、举人,做幕僚的机会根本轮不到应天府溧水县的周正秀才。正因为西北偏远人才难寻,又机缘巧合,才让周先生有了这个机会。

王氏伤心归伤心,还是开始为丈夫置办起行李。周老爷赠送的十两银子,一部分先还清了布店粮店的欠账,又想起西北寒冷,慌慌忙忙给丈夫做了新棉袄棉鞋。带着五个女儿收拾来收拾去,这也要带那也要带,这也担心那也担心,恨不得把家都搬空给丈夫背在背上带走。

周先生也舍不得妻子女儿,自己离家千里,下次家人团圆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妻子留在家里,一人照顾五个女儿也是艰难,便想着不如把妻女也都带着去西北。于是把想法给妻子说了,王氏一听连连点头,问五个女儿,也都说愿意跟着父亲。

主意定下,周先生喜的是不用骨肉分离,愁的是路费不够。虽然蒙周老爷赠了十两银子川资,自己一人去是十分富裕的。先还了家中赊账后,就有些局促了,但也可勉强成行。如果再向周老爷开口,哪怕周老爷仁义豪爽愿意再给一笔钱,自己一旦开口,也难免叫周老爷看轻了。所以打算把家里祖传的几亩薄田卖了筹措路费,好带着全家一起去西北。

听闻周先生要远行西北,作为好友的谢老秀才自然要来送行,6氏也准备了些礼物让孙守义随着主人一起送到周家。两位秀才说了些闲话后,周先生便向好友打听最近可有人想买地。谢老秀才忙问:“怎么突然要卖祖产?”

周先生便说了自己打算带着家眷一同去西北,路费紧张,所以想赶紧卖了田地,不能误了和周老爷的十日之期。

谢老秀才略一思考便劝阻好友,周家的田地是薄田,又是急卖,十有八九买不上好价,甚至不一定能够去西北的路费。可是周先生实在身无长物,除了卖掉这祖传下来四亩多不到五亩薄田,他实在不知去何处凑到银子。

谢老秀才见好友实在窘迫,便答应自己来帮周先生卖地,先把卖地所得交给周先生,等找到好买主自己再收下银子。于是两人签下文书,由谢远为周正代卖田地。

次日谢老秀才便拿来二十两银子给周先生。周先生知道自家田地远远不值二十两银子,最上等田地也不过四五两一亩,自己家田地不过是下等薄田。谢老秀才故意用高价买了自家薄田,本来就是要帮自己一把。

热门小说推荐
我在镇抚司探案那些年

我在镇抚司探案那些年

永和十年,悍匪流窜,恰逢巡抚过境,河宴知县为挽回形象,大造政绩,异想天开决定实行一次富户模拟劫案演练。县衙众人心照不宣,只是逢场作戏。然而被安排扮演劫匪的捕快齐平却有点别的想法。穿越者的我,不能接受平庸!于是,经受无数影片熏陶的齐平决定干票大的。踩点计划训练模拟演习当日,知县望着空荡的街道,突然意识到,剧本变了...

莽汉娇宠小福妻

莽汉娇宠小福妻

作品简介...

主角叫齐无惑的小说

主角叫齐无惑的小说

仙神妖魔,王侯将相龙女掌灯,杯中盛海。野狐参禅,猛虎悟道朝游北海,暮走苍梧。仙神存世,妖魔立国。这些原本和齐无惑并没有半点关系。而总是在梦中看到方块文字的齐无惑,那时只想着能够参与来年的春试。直到在做黄粱饭的时候,有个老人给了他一个玉枕头,让他做了一个漫长的梦。黄粱一梦。黄粱梦醒破凡心,自此大开修行门。金乌飞,玉兔走。三界一粒粟,山河几年尘。把剑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主角叫齐无惑的小说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外卖:海底世界卖鸡爪无敌

外卖:海底世界卖鸡爪无敌

作品简介雪花落得密集了些。躲避刀割般的寒海风,我破案找寻线索。可乐心声所写的外卖海底世界卖鸡爪无敌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布。...

周天子分封天下

周天子分封天下

作品简介彼时,西边秦惠王初露锋芒,东边齐威王垂垂老矣,北边赵武灵王横刀跃马,南边楚怀王合纵天下。彼时,天下之言非杨即墨等等,这是哪个文盲说的?亚圣。哦,就是那个遍投简历却终不得志的孟子舆,可真是颇有孔仲尼之风范啊。你是何人?胆敢如此嘴炮我家二圣?不才,张仪是也。难道你就没有听说过,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这分明就是我纵横家的时代。小鬼,你又是谁?我只是一名国际关系学的应届毕业生,今日凑巧应聘上周朝世子一职,请问先生,这附近可有槐树?你找槐树作甚?自挂东南枝。...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