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2页(第1页)

  朱祁镇说道:“第三件事情,就是派人去瓦刺。将瓦刺一切情报都报过来,记住这是一个长期任务,派遣瓦刺的人,要做好在瓦刺待十年,二十年,乃至一辈子的准备。”

  “我不管你怎么做,总之今后,瓦刺生了什么事情,一个月之内,朕要清楚内情。”

  “前两件事情,是急务,快些办,瓦刺的事情慢慢来。”

  “王大伴推荐你,朕就信任你,但是你能不能担得起朕的信任,就要看你的表现了。如果做得好了,这锦衣卫指挥使是你的,将来封一个爵位,未必不能,如果做不好。你也知道的。”

  马顺满脸通红,说道:“微臣明白,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以报陛下。”

  朱祁镇说道:“王大伴送马指挥使出去吧。”

  王振说道:“奴婢遵旨。”

  随即王振将马顺带了出去。

  马顺出了乾清宫,立即对王振说道:“王公公提携之恩,卑职没齿难忘,今后一切事务都听王公公安排。”

  王振的表现与在朱祁镇面前截然不同,王振微微昂,眼睛向下看马顺,声音微微高一点,却没有太监的味道,盖因王振是成年之后被阉割的。说道:“哪里是为杂家办事,乃是为皇上办事。你办的好,杂家脸上也有光,你要是办不好,杂家第一个办了你。须知杂家可养废人,锦衣卫也是不养废人的。”

  “是,是,是。”马顺说道:“王公公之恩,属下无以为报。”随即从袖子里面掏出几块金条说道:“这小小意思,请王公公笑纳。”

  王振见了眼睛一撇,不去看金条,说道:“杂家是这样的人吗?杂家不过是看你人才难得,而且杂家在宫中也用不上这东西。”

  忽然王振的语气一转,说道:“杂家是无根之人,什么也不想了,只是有一个本家侄儿在京师,却需要马指挥使多多照顾了。”

  马顺岂能不知道什么意思,他心中暗暗一呸。想道:“不就是想让我将金银送到你侄子手中吗?”

  他虽然这样想,但是决计不敢这样说道:“请王公公放心,你侄子,就是我兄弟,我马某人决计将王公公的侄子,当成亲兄弟照顾了。有我一口饭吃,就少不了王兄弟的。”

  王振其实心痒难耐,做了十几年的硬板凳,而今达了,岂能不想收刮一番,只是太皇太后与皇帝都不是好糊弄的人,只好强忍着多换些花样来。他对马顺笑道:“那就多谢了。”

  第二十二章大明边军现状

  马顺虽然是走了王振的门路。但他自己还是有几分能力的。

  过一日而已。就将吕整案给查的七七八八的了。

  第二日来是傍晚时分。

  一天之中,朱祁镇也只有这个时间,才能接见马顺。

  朱祁镇在暖中,马顺进来连忙行礼,说道:“微臣拜见陛下。”

  朱祁镇说道:“坐。”

  立即有小太监搬过来一个绣墩来,马顺只敢坐下半个屁股,小心翼翼的好像是蜻蜓点水一般。随即说道:“谢陛下。”

  朱祁镇问道:“查得怎么样了?”

  马顺说道:“已经派人去河南了,也派人去瓦刺,关于草原上的文书,正在整理之中,这一两日就可以报给陛下,请陛下给我一点时间。”

  朱祁镇说道:“那吕整案可查清楚了。”

  马顺说道:“已经查清楚了,吕整乃是方政的部将,兵部想要重重处罚,以儆效尤,只是方政觉得不公,是以与英国公写了书信。”

  “英国公出面,兵部尚书王骥,只能向杨士奇大人求援,只是杨士奇大人并不愿意在这里非常时期,与英国公闹出事来。所以这事情才没有压下来。”马顺将这一件事情背后的情况一五一十的细细道来。

  朱祁镇也品出一些味道了。

  马政这个人,朱祁镇是知道,就是大同镇的守将,也算是老臣。靖难功臣之一,没有立下什么大功劳。但是总是有这个资历,随后久经沙场。才有而今的地位。

  也是可以依靠的大将。大同在其手下,不能说完全没有过错。但是总算是太平无事。吕整正是他的部下。

  兵部尚书王骥。朱祁镇也是有印象的。

  虽然三六九上朝。都是礼仪性的。但是朝廷上的大臣,也都在朱祁镇面前露面。兵部尚书。也是六部尚书之一。文官最高级别。仅在内大学士之下。自然是要露脸的。所以朱祁镇是见过的,也说过话。但是更深的交流就没有了。朱祁镇对他的印象。大多时在文书上奏折里。

  王骥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大臣,堪称干吏。只是在文官与勋贵的冲突上,也是一员急先锋。

  兵部在他手里,几乎要将五军都督府弄成一个空架子。兵部在他手里。人员在扩张编制在扩张。几乎在膨胀。名义上天下为所都归五军都督府管理。各级将领。都在五军都督府门下,但是这些权利。兵部都要插一手。

  各级勋贵自然是不满意了。但是也无力反抗。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两个。一是皇帝站在文官那儿。仁宗皇帝以来,大明皇帝与文官的亲近远过了勋贵。从某种意义了。在与仁宗皇帝争位的时候,有不少勋贵站在汉王那边。即便这些人已经被清理了。皇室依然觉得大学士们才值得亲近。

  张辅能有今天。也与他亲近文臣有关系。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