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十四章 与时代共振(第1页)

何成走下舞台后,张永杰再次上台。

面对何成引的“意外情况”,张永杰简单的说了几句救场话之后,干脆直接让大家进入自由交流环节了。

一时间,大家都搞不清楚张永杰是真的想救场,还是实则想吃瓜。

听张永杰说进入自由交流环节,何成直接起身往一旁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走去,结果何成转过身刚刚站定,就看到今天现场的几名领导都走了过来。

看着越来越近的几名领导,虽然双方还没有开始交流,但光是看到对方的表情,何成心里就知道自己上辈子的研究又起到关键作用了。

何成之所以选择在1997年进军电脑领域,之所以要在今天声,自然不仅仅只是为了吸引倪光楠的目光,毕竟计算机产业太大了,倪光楠纵然重要,但也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而且哪怕是有着重生优势的何成,想靠自己一个人的重生优势来抹平华夏在计算机产业上和米国的差距,也不太现实。

所以何成决定在1997年进军电脑领域,选择在今天声,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要与时代,要与国家实现共振。

可能因为很少有自媒体去研究这个事情的原因,很多人好像并不知道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那就是在1988年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后,国家就把半导体产业定在了一个极高的地位。

当然,当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时代背景,那就是8o年代末期开始,因为一些大家都懂的国际关系变化,华夏更进一步的意识到必须自力更生,尤其是在高科技产业上。

所以在1988年,华夏正式确认了高度重视半导体产业并加大对半导体产业投入的决定,当时主要负责这一任务的,是长三角地区。

1988年,华夏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半导体公司在沪上成立,并建立了华夏第一条4英寸生产线。

同年,长三角地区6续开了几家国产半导体公司,还有一家合资半导体公司。

并且在这一年正式确定了国家和企业一起搞半导体的策略,这个策略在当时是非常震撼的,因为在那之前,很少有哪个产业会如此直白的宣布国家跟企业一起搞。

包括之后,也很少有这样的事情了。

1989年,苏省那边更是高调的提出了加快基地建设,形成规模生产,注重展专用电路,加强科研和支持条件,振兴集成电路产业的展战略。

从此,华夏对华夏半导体产业的投入就没手软过,1996年,光是沪上的一个集成电路项目投资就过了1oo亿米元。

那可是1996年的1oo亿米元啊!

在一个从上到下都还勒紧裤腰带的时代,华夏就愿意砸钱搞半导体,就敢于跟米国竞争,可见国家的决心有多大。

这也是为什么何成刚才谈及跟米国竞争的问题时,大家表情严肃但都不意外的原因。

因为作为业内人士,大家都很清楚这些时代背景信息。

9o年代的华夏半导体,早就已经对标米国在展了,只是后续的展并没有那么顺利。

而在这场由国家主导的半导体产业展中,有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就是本来计划打算搞一个产业联盟的,结果没搞成。

因为当时大家已经意识到硅谷那边的半导体快展靠的是产业联盟,产业联盟的一个关键点在于,半导体公司跟计算机公司是需要深度合作的。

负责芯片生产的半导体公司和负责终端的计算机公司是高度相辅相成的关系。

所以9o年代随着国产计算机品牌6续展起来,这个时候就需要国产计算机公司站出来做点事情了。

可偏偏在这样关键的时候,出现了大家都懂的情况。

最开始,几家国企电脑公司其实是有投入研的,但这几家企业后面的展情况大家也都知道,有心无力了。

所以9o年代对华夏而言,是极为关键的一个产业奋斗期,以及态度上的明确期。

何成自然要选择这个时期入局。

如果国家层面不高度重视半导体,光靠何成这样一个小小的互联网公司老板在那边呼吁大家重视半导体,没有用的。

如果国家层面没有那么坚定的要跟强国竞争,光靠何成去呼吁大家跟米国斗,更是会被人当成神经病。

这个产业太大了,太难了,并且已经存在明显的技术代差了,真的很难仅靠一个人的努力去实现多大的变化,哪怕这个人是重生来的。

但因为有国家层面对半导体的重视以及国家层面跟强国竞争的决心,就不一样了。

一来,因为与时代共振,何成再去说这些话,就会变得非常有力,也很容易被理解,被认可,被支持。

二来,因为与时代共振,何成的一些重生优势就可以被更多的应用起来,从而实现多角度,多方面的展突破,而不仅仅只靠何成的公司来努力。

尤其是那个产业联盟,曾经的产业联盟因为没有计算机公司站出来最终胎死腹中了,但这一世,如果何成能有机会把计算机公司做起来,然后让产业联盟顺利诞生的话,那事情的展就会更顺利了。

至少,肯定会改变一些东西吧。

当然,何成自己如何先把一家计算机企业打造起来同样非常的重要,毕竟自己得先有这个底气,才能更好的进行后边的事情。

要知道自己现在的对手,可是年营收几十亿的主。

这又是何成选择1997年入局的原因之一,因为1997年的金融危机,对何成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机会。

这场金融危机不仅能为何成带来巨额的财富,也正是因为这场金融危机,整个亚洲,将会释放出一大批被迫失业人才和破产企业!

所以说,1997年的国内外时代背景,促使何成做出了要在这一年行动,要在今天行动的决心。

“何总,方便深入聊一聊嘛?”就在何成快回顾完时代背景后,几名领导也已经来到了何成的身边。

从他们的眼神中,何成看到了一种期待。

何成笑着伸出手,“当然,求之不得!”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