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一章 价格(第1页)

祥子的脸全部蒙住了,就露出了嘴巴鼻子眼睛来。

除非是特别熟悉的人或许能根据身形可以认出来。

掌柜的也能理解。

以往的客人也有像祥子一样蒙脸的,一般两种情况,一,货物价值太高,怕被人惦记。二,货物的来路不正。两种情况都有的也有。

至于另一位,穿着打扮尚可,体面。坐姿懒散,带着一股架势,一看就是前清的遗老遗少。

大清亡了七八年了,这类人的生活大打折扣。

不少人还是在硬装,维持着自个的体面。

没钱了,卖点家中的物件,又能快活好几年。

琉璃厂这条街,大半的物件可能就是这些人提供的。他们要是不卖的话,琉璃厂好多的店面可能都维系不下去。

没一会儿把茶端了过来。

掌柜的在招待着。

“二位,尝尝,福建正宗的铁观音,今年的新茶。”

祥子也没客气。

拿了一碗茶。

后世的时候也喝过。

只是没用过这样的盖碗。

对酒文化,茶文化这些知道的比较少。

用碗盖子撇开茶沫子后,轻吹了下,喝了几口。

味道的确还成。

掌柜的看着祥子的喝法,一下子就瞧出人是个外行。

至于另一位的架势就比较足。

手指头捏住碗盖,撇撇茶末,又盖上,再端起盖碗抿了一小口,在口腔里头过了几下才吞下去。

掌柜的就知道这位是个行家。

掌柜的:“二位,这茶如何。”

“好茶,香、浓、醇、甘,色泽乌亮,汤色金黄,香气纯正、滋味厚重,性温,止渴生津。

相传乾隆爷的时候,王士让上京奉召,拜谒礼部侍郎,馈赠自己用这株茶树制成的茶。礼部侍郎品后大加赞赏,遂献给内廷。

乾隆饮后甚喜,召见王士让,垂问此茶历史。王士让如实奏享此茶的现经过。乾隆细细观察、掂量此茶后,认为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因而御赐名为铁观音。”

祥子对茶文化一知半解,另一个侃侃而谈。

“先生是茶道高手。”

他很满意掌柜的恭维,看向了一旁的祥子,“俗,这个茶是用来品的,不是喝的。不品,那就会感觉到涩。如何品?你得分三口,一口包裹舌尖,感受内质的丰满度,二口啜饮,让茶水包裹舌面,感受其涩,三口布满口腔,用舌根不够敏感的神经去感知其苦,茶汤顺着手头回到舌尖,再感受其甘。”

这话是明摆着跟祥子说的。

祥子也没把他当回事。

有些人比较的爱说教。

记得后世自己的那些個同事,不少人都喜欢说教。

指点要怎么做,有时候就会非常惹人厌烦。

茶喝的差不多了,开始到了正式环节。

卖画。

一个一个的卖,“二位谁先来。”

拉着一个人到了里间屋子去。

他把画轴打开,让掌柜的瞧瞧。

琉璃厂的假货不少。

能开店的自然都是需要眼力。

他一眼看出来,着画轴是明代的东西,出自鹿冠道人之手。

一幅典型的庭院小景画。

卷坡石上古松挺立,房屋隐露,树木丛围。

卷尾面假山数峰,错落有秩,结构密而不塞。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