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5页(第1页)

  “我毕竟在内久了,连江西都少回了?地方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也不是太清楚,这些事情你都要告诉天子。”随即他苦笑道:“天下太平,这四个字,老夫还是要粉饰一下,还好有几十万京军在,地方卫所纵然烂了,一时间也出不了什么大事。”

  大明军队之中的精锐,就是京军,最多的时候有八十万。全部是久经战事的精锐。而今虽然没有那么多了。

  但是三十多万还是有的。

  足以称作大明朝的定海神针。

  在杨士奇看来,纵然瓦刺强盛,真要列阵而战,京营也能将瓦刺打穿,又不是没有打过。

  之前忽兰忽失温之战,打的就是瓦刺,距今不过二十多年。

  于谦说道:“学生明白,还请老师保重身体。朝廷还少不了老师。”

  在皇帝面前怎么说?还是需要技巧的。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些事情让皇帝知道,皇帝如果要大动干戈?反而会出大乱子。

  第六十六章杨士奇与于谦(下)

  大明之势,看似蒸蒸日上,烈火烹油。但实际上却是太祖太宗朝的积累。而到了而今积累消耗的差不多的时候。

  开国七十年。

  各种问题,陈陈相因。

  杨士奇在这个位置上近十年了,从中枢到地方,自然知道有不知道多少事情,已经不能在拖延下去了。

  江西有贼寇做乱,声势之大,已经有三万之多。即便朝廷派人镇压,也不是几月就能平定的。

  江南赋税不平,南方安南窥视。

  大明与安南这么长时间的征伐,真以为随着大明退兵,就相安无事了。北方瓦刺做大,云南麓川更是蠢蠢欲动。

  似乎大明在安南的退缩,鼓舞了一些人。

  朝中府中各种方面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别人不清楚,杨士奇却是很清楚的。他更清楚,有些事情,却是他做不了的。

  “要是宣宗皇帝尚在就好了。”杨士奇心中悠悠一叹。

  他老了,又能坚持几年?即便能坚持十年。十年后恐怕皇帝亲政的时候,也不会用他的。幼主临朝,太皇太后罢一切不急之务。

  用稳定压倒一切。决计不容杨士奇大动干戈。

  杨士奇只能在自己的职权范围之内做一些事情。但明朝的大学士毕竟不是宰相。即便有太皇太后的支持。

  杨士奇所能做的,也不过刷政治,缝缝补补。

  真正要做的事情,只能留给后人了。杨士奇不知道眼前的于谦,能否承担起这个重任的。但是于谦既然入了皇帝的青眼。杨士奇也就愿意给于谦一些机会。

  “廷益,虽然太皇太后让你身兼两职,但是何者为重?你也是清楚的,你来的正好,而今距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你先去顺天府熟悉一下,安排一下人手,到了明年开春之后,先参与春闱,当一下房师。然后为陛下讲官。顺天府的事情,就让同知担当起来吧。”杨士奇说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