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2页(第1页)

  王直对此也是又惊又喜的。

  毕竟为皇帝当老师,其中的诱惑太大了。不说别的,而今政坛大佬都是仁宗皇帝潜邸出身的。

  只是杨士奇唯恐王直重蹈李时勉的覆辙,在王直上奏题本的时候,他特地召见了王直,给他讲明白了。

  皇帝尚在幼冲,要感化为主,要让皇帝感受到圣学的魅力。而不是强来。在功课上也不要太严,只需让皇帝知晓大义就行了。

  甚至还给皇帝学习进度,做出的规定。春秋一经,最少要让皇帝学上一年。

  他当时也觉得没有问题。

  不过真正教授陛下的时候,才现问题所在。

  陛下真不是一般人。

  很多事情,几乎不用多言,就能领会。给陛下准备的教学进度,不过半个时辰左右都讲完了。

  所以王直临时改变了内容,将课程偏向讲史的方向。

  这才将剩下的时间给熬过去。

  此刻,他才知道了李时勉为什么讲课这么快了。

  并非不在意小皇帝身体,而是按着皇帝的接受程度来的。

  一时间他想起李时勉被换下背后是不是有其他问题了。不过,他常在吏部,自然知道朝廷之中种种猫腻。

  索性他得了最大的实惠,与皇帝结下师徒名分。至于其他的事情,就不要太追究了。

  不过,他并非没有怀疑对象的。

  他的怀疑对象,就是王振。

  所以他与李时勉不同,在王振面前从来不拿大,对王振多一分尊重。

  王振毕竟是读书人出身,虽然是一个秀才,他自然知道王直,对王直善意,又惊又喜,两人相处倒是看上去和睦极了。

  只是王振见了朱祁镇对李时勉的尊重,已经太皇太后尚在,将对李时勉的恨意,藏在心中。只等将来必有所报。

  第四十三章石炭(一)

  王直是一个聪明人。

  李时勉对朱祁镇严苛,很多时候有太多的作业,最多的就是练字。

  毕竟朱祁镇的一臭字,实在不好看。

  但是王直却不一样了。

  他的课轻松之极,大多数时间都似乎都与朱祁镇谈古论今。不过,王直的教学也是有水平的。他看似离题万里,其实都紧扣着春秋上面的微言大义。

  只是春秋这一本书,本来就是经史混杂,各家解读之中,有偏向经书,也有偏向史书的,而王直却是彻彻底底将史书一部分接过来了。

  后面列在皇帝课程表上的《通鉴纲目》之类的讲官的活,都被王直给抢了。

  不过,王直看似没有布置作业。但是实际上朱祁镇过的并不轻松。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唐书》、《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在明代合称二十一史。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