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5页(第2页)

  我放缓步履,轻轻走近。

  她在芍药花圃的白玉栏杆前。身披广袖纱罗单衣,腰系纯红石榴裙,沐后的长半湿,犹未绾起,直直地倾散于身后,末梢蔓延至褶裥红罗裙散开的裙幅上,纯黑青丝曲出柔和优美的弧度,她跪坐在乌漆镂金的箜篌之后,低眉擘弦。

  她专注于乐曲的演绎,未曾理会我的靠近,直到一曲奏罢,才徐徐站起,侧身看我。

  &1dquo;怀吉,你来了。”她对我笑,身段玲珑,花容婥约。

  我的目光越过她投向其后的花圃——那里的芍药纯红鲜艳,像她石榴裙的颜色,正开得如火如荼。

  她这年十八岁。以前总觉得她的童年很漫长,虽然也曾想过她会有成人的一天,却未料到这一天会如此迅地到来,我尚无心理准备,她便已陡然长大了。

  ***********************

  她的箜篌已练得很好,好到足以把乐曲演奏作为一个珍贵的礼物,在特别的日子、公开的场合献给父母。例如这一年十月,皇后生日那天,对公主所呈的寿礼,皇后唯一笑纳的,便是她的箜篌曲。

  温成追册一事风波渐平,今上似乎又觉出了对皇后的歉意,有意补偿,近来对她很好。那日的寿宴,今上特意邀请了众多后族亲眷出席,其中包括曹佾父子。

  寿宴设于后苑群玉殿,后族男子与宫眷之间垂帘相隔。行过数盏酒后,有内侍唱喏迎公主,公主盛妆入内,在帘后奏响箜篌曲。

  她选择演奏的是《清平乐》。当她十指初旋,擘出第一串乐音之时,帘外的曹评便微微睁目,抬眼朝公主所在之处望来。

  我想公主应该知道曹评此刻在看她,而她并没有转顾他的意思,垂下双睫,依然有条不紊地拂弦,唇边隐约有微笑,却是矜持而冷淡的。

  这几年中,公主与曹评在几次宴集及游苑之时也曾有过见面的机会,但公主一概避开,再不见他。我都未想到她竟会如此倔强,当初曹评不过多看了卢颖娘几眼,她从此便与他形同陌路。

  如今公主这一曲《清平乐》弹得柔美淡雅,比当年卢颖娘的演绎尚多出几分清贵之意。曲终,众人皆赞不绝口。公主起身拜谢,说出对皇后的祝辞后便告退更衣,携我及两名侍女出殿。

  当走到瑶津池边时,前方不远处忽然传来一阵笛声,俨然也是《清平乐》。公主一怔,不由朝那方向前行数步,像是在探寻什么。

  那边湖石堆叠的假山后露出一角衣衫,是雅致的天水碧色。随着公主的接近,着碧衫的人也移步出来,在澹澹清风中横吹龙笛,广袖飘飘,一双美目似笑非笑地看向公主,目光和着笛中旋律,袅袅地拂过公主眼角眉梢。

  我在心里暗暗叹息。这男子如今风致尤甚当年,对公主来说更危险了。

  在公主失神的凝视下奏过一叠,曹评按下龙笛,微笑问她:&1dquo;一别近五年,公主一向可好?”

  公主一咬唇,不答,转身想走。

  &1dquo;公主,”曹评唤住她,略略靠近她,很优雅地侧欠身,轻声道:&1dquo;臣有一事百思不得其解,望公主赐教。”

  公主犹豫,但终于还是有了回应:&1dquo;何事?”

  &1dquo;为何自四年前的乾元节后,公主对臣,皆避而不见?”他仍很温雅地微笑着,但这问题却提得很直接。

  公主双目蒙上了一层泪光。她保持着背对他的姿态,以不令他现她彼时的动容。在沉默片刻后,她疾步走开,最后遗他的,是一个无声的答案。

  公主更衣后回到殿中,有意无意地朝男宾坐席上扫了一眼。我知道她想找什么,但曹评却不在那里。

  我悄悄退出。不久后回来,低声告诉她曹评的去向:&1dquo;曹公子还在瑶津池边,坐在柳树下看着远方出神&he11ip;&he11ip;下雨了,他亦未有躲避的意思。”

  公主端然坐着,好似并未听见我的话。过了许久,她才终于转头唤我,轻声吩咐:&1dquo;让人送把伞给他。”

  这一声吩咐显示她终究没把他当路人,我从中感觉到,这一对小儿女的情事——如果可以把那些若隐若现的情愫归为情事的话——还有延续的可能。而几天后,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亦证明了这点。

  那天,原本会准时前来向公主授课的老乐师没有来,进入仪凤求见公主的竟是她一向厌恶的卢颖娘。卢颖娘告诉公主,老乐师今天病了,所以特派她来,向公主告假,若公主有需要释疑之处,便请问颖娘。

  公主冷着脸,说今日无问题请教,让颖娘回去。颖娘答应,退至门边,公主却又将她唤住,道:&1dquo;罢了,既然来了,你就奏一曲给我听听罢。”

  颖娘答应,回来坐定,含笑问:&1dquo;公主想听什么呢?”

  公主道:&1dquo;《清平乐》。”

  颖娘笑道:&1dquo;皇后寿宴上,公主一曲《清平乐》技惊四座,若奴家再奏此曲,岂非班门弄斧、东施效颦?”

  &1dquo;哪里,”公主冷道,&1dquo;四年前的乾元节上,颖娘你与曹大公子那一曲《清平乐》奏得才叫技惊四座。你琴艺之妙,姿仪之美,皆令众人倾倒。我如今再奏此曲,才有东施效颦之嫌呢。”

  &1dquo;公主切勿如此说,折杀奴家。”颖娘忙欠身拜谢,然后,她说出了一点当时不为人知的真相:&1dquo;说来惭愧。那次奴家承命与曹大公子合奏《清平乐》,事出突然,奴家仓促之下亦未作好准备,只在演奏前与曹公子商量了几句,配合细节也是为他所定。合奏时奴家又很紧张,多次出错,不是忘了按曹公子的编曲方式变调,便是箜篌龙笛分合处忘了配合,以致他频频顾我,暗示提醒,奴家羞愧难当,越错得多&he11ip;&he11ip;”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