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8页(第1页)

  李时勉说道:“《论语》,乃四书之中,最浅显一部,记录圣人之言。陛下当以此入圣学门庭。”

  随即李时勉从一边的书架上,取出一部论语来。

  在朱祁镇的面前铺开,用尺余长的戒尺,指着论语第一章学而,读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朱祁镇听李时勉读着,有一种特殊的韵味,带着一种诵的感觉。听着熟悉的文字,心中忽然有一种荒谬的感觉,好像回到了多年那个教室。

  只是他知道,回不去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朱祁镇跟着一字一字的读着。

  第十九章百姓苦

  从此,朱祁镇就开始了规律且痛苦的日子了。

  李时勉要求严苛,每天早上的日程安排的满满的。因为只教一个学生,而李时勉又是学问大家,朱祁镇的学习进度,都瞒不过他。

  虽然看似没有考试。

  但是每天在李时勉面前就好像考试一样。

  李时勉严厉非常。

  朱祁镇每天都学得很辛苦。

  毕竟别的不说,在李时勉的教学计划之中,四书五经,想让朱祁镇倒背如流。不过,李时勉严厉归严厉。

  水平还是有的。

  朱祁镇并不觉得学习有多么苦闷,只是累了一些。

  每天十张大字,朱祁镇只能留在晚上写,每天练得手腕疼。以至于好些时候,在太皇太后那里都睡着了。

  不是朱祁镇有意如此,只是孩子贪睡,本是常理。朱祁镇虽然在心理上已经成熟了,但是却无法战胜自己的身体。

  而王振也不敢每天配朱祁镇是文华殿了。

  原因有两个,其一是他怕李时勉再借故挥,第二,却是他也忙得要死了。

  虽然太皇太后对三杨很是信任,但是总要有所监管,内的票拟总要在王振这里再过一遍。

  王振为了建立起自己的权威,也想办法在三杨的票拟之中,找出问题来。

  以王振的能力能不能找出来,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是王振却现,太皇太后对他这样的做法,其实并不反对。

  虽然每次驳回内意见之后,杨士奇等人会禀报太皇太后,一般情况下,太皇太后总是训斥王振一番,让王振从内之意。

  但是王振却暗暗揣摩出一点。所以他每天上午都将精力放在内送来的奏疏之上,决计不甘心简简单单在上面批一个“准。”

  对于王振的指手画脚,内其实挺不满意的,好在太皇太后深明大义。

  其实杨士奇这些老狐狸也知道。如果没有王振的指手画脚,那来太皇太后的深明大义。只能当做不知道。

  好在在太皇太后的主持之下,倒也没有耽搁正事,最多是拖上一拖。

  如此一来,大明朝政的正常运转,无须朱祁镇多干涉。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