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51页(第1页)

  “谢雁。”

  人来人去,她消失在人潮里。

  这是他第一次听到她的名字,却不是他最后一次听见。

  前面的题,都是各个中学抽调出来的教师组改的,只有最后一道大题,由同舟大学负责出题的张学书来批改,他是同舟大学结构工程学院副院长,今年四十五岁,正是搞事业的黄金年龄。

  同时,他出的题,也是出了名的古怪。

  不止解题思路古怪,看似解答出来了,其实某个地方,埋个小雷,就能让一切计算结果功亏一篑。

  比如这次初中部最后要求求的n点坐标。

  只找对坐标点还不够,还要从各个方面论证可能性是否成立,一旦在某方面相排斥,这种情况和坐标就要予以排除。

  除了思路以外,他的题目也很古怪。

  最后一道大题,披着函数奥数题的皮,还套了个剧情壳子。

  ——考生,在一座构想中的跨江大桥上计算函数曲线和坐标,初中部只要求n点坐标,高中部却要求进行相关数据的计算和验证。

  他把计算难题和思路难题结合在一道桥梁设计题当中,主要考察的还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但题目内容本身,算是“夹带私货”。

  很多卷子还挺好改的,最后一道题直接就空白一片,有的一看就是瞎写一通,只有数十张答卷可以勉强看看。

  有几张高中部的卷子,解了一半的题,但离成功还差一步。

  果然,还是题的难度设计的太高了?

  张学书摇摇头。

  看来,自己高估了这些学生的水平。

  的确,他们还没有学大学的知识,思路也很僵化,现在的很多题型套路都是固定的,导致学生一味的背题型,一遇到创性的问题,就找不到方向。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三个小时的时间太短了,很多人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思考最后一道难题。

  他改完了高中部的卷子,又捡起初中部的,初中部的情况更糟糕,虽然只是求n点坐标,但——就没几个人做了这道题。

  好不容易看到一张卷子分析了三种情况,答出了五个坐标,可惜,没有考虑到第二种情况的矛盾点,或者说,考虑的不够全面。

  一看名字,宋修竹。

  好像是连连考全市第一的那个孩子吧。

  是个好苗子。

  张学书点点头。

  卷子不全都是一个考场的,改卷老师不止一个,改完前面的题之后,他们又把卷子合在一起送了过来,因此往下改了几张,张学书看到另一个,同样的字迹干净,没有涂改,而且——答对了!

  三个坐标,准确无误。

  初中部还有比全市第一更厉害的小孩?!

  “谢郁。”

  张学书微微皱眉,他从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抱着疑惑,他继续往下批改,直到遇到另一份同样是全对的卷子,这份卷子的字迹更清隽一些,而和谢郁那份不同的是,这份卷子最后一题除了结果以外。

  还画了一座跨江大桥的简易设计图!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