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5章 陶辽领命又出发 徐福后人今何在(第1页)

孔坦回到建康,正赶上司马睿和文武大臣在朝。朝堂门口的侍卫进去禀报“启禀陛下,前往广固城的孔坦大人回来了!”

“好,快请孔坦大人进来!”司马睿吩咐道。

孔坦来到台阶下面,给司马睿跪倒施礼“臣孔坦参见陛下!”

“孔大人免礼平身。朕吩咐你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司马睿问道。孔坦站起来说道“虽然路途坎坷,不过臣已经把诏令顺利送达给了曹嶷大人。臣怕陛下挂记,就赶紧回来了。”

“孔大人,北方的局势如何?”王导问道。孔坦说道“自刘琨被害以后,段匹磾兄弟四个,已经投奔了邵续。但邵续和曹嶷互不相容,时常互相攻伐。石虎肯定要拿下富平城,不过石虎忌惮的并不是邵续,而是手里握有重装骑兵的段匹磾兄弟。”

“这么说来,羯人石勒、石虎,对鲜卑骑兵有些畏惧?”周顗说道“既然如此,请陛下再派使臣前往辽东。这一次要申明去年对慕容廆的任命,利用前朝和慕容廆还算良好的关系,让慕容廆和他的鲜卑部落,成为我朝在东北牵制羯胡的一支力量。”

“周大人所言甚是。”王导说道“现在我朝屈居江南,不比前朝。北方胡人对我们的北方故土虎视眈眈,仅仅依靠长江天堑,还不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长治久安。为今之计,一是尽量拖住羯胡,让其忌惮。二是和其他势力建立联盟,壮大我朝的力量。”

“茂弘大人言之有理,不亏是朕之管仲啊!不过以前慕容廆继位慕容部单于后,因其与宇文鲜卑有世仇,逐上表请求曾祖武帝讨伐宇文部。武帝因忙于收复孙吴,就没有答应。”司马睿有些瞻前顾后地说“不知道强大起来的慕容廆,愿不愿意和咱们结盟,收下朕的诏书和封赏。请各位爱卿深思熟虑后,再做定夺。”

“陛下,现在我们已顾不了那么多了。朝政初建,百废待兴。如今我们的实力,已经不能和武帝时期相提并论。派个使者,下个诏书,没有什么大的成本。可如果就这样偏安、苟且于江南一隅,江南恐怕早晚也会被北方羯胡等吞并。”王导说道。

“其实在此之前,前朝已经多次封赏慕容廆。几年前怀帝在平阳蒙难,大司马王浚就曾经奉圣旨,任命慕容廆为散骑常侍、冠军将军、前锋大都督、大单于。慕容廆记挂前嫌,拒不领命受封。之后愍帝又派出使者,任命慕容廆为镇军将军、昌黎、辽东二国公。朕继位晋王那一年,也曾授慕容廆假节、散骑常侍、都督辽左杂夷流人诸军事、龙骧将军、大单于、昌黎公,慕容廆也坚决推辞不接受封赏。”司马睿喝了口费仁递过来的茶水,接着说道“慕容廆不接受封赏也就罢了,后来还派他的长史王济,从海路驾船来到建康劝朕登基称帝。看来这个慕容廆的志气和志向不小啊!现在朕称帝不久,的确急需解决这个问题。那朕就再派遣谒者陶辽前往辽东,重申以前我朝授予慕容廆的所有封赏。”

“请茂弘大人,还有周顗、刁协、刘隗、戴渊,一起草拟一份给慕容廆的诏书。”司马睿说道。王导等说道“臣遵旨!”

两天以后,王导等人拟好了诏书。王导拿着诏书,来到司马睿的御书房。王导进来跪倒施礼“臣茂弘参见陛下!”

“茂弘大人快快请起!”王导站起来,把诏书交给司马睿。司马睿让王导坐下,然后仔细看了看诏书,不住地点头。司马睿放下诏书吩咐道“费仁,马上传谒者陶辽晋见!”

“是,陛下!”费仁答应着,转身派人去通知陶辽。不一会儿陶辽来到御书房,进门跪倒施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不知陛下叫臣下前来,有什么事情需要微臣去办?!”

“今我朝初立,万事待兴,百业待举。这些年中原纷乱无序,加之北方诸胡垂涎我国土,朕担忧国家再次被胡人侵犯。故需要爱卿再次前往辽东鲜卑慕容部一趟,望爱卿不辱使命。”

“为臣领命,但凭皇上吩咐,前往辽东面见慕容廆。”陶辽不敢犹豫,表示愿意前往辽东。陶辽不敢耽误,立马接过费仁递过来的诏书、印信、官文等,拜别司马睿,回家准备去了。

皇命在身,事不宜迟。两天后陶辽带着两个随从,三个人都骑着马出了宫城。三个人后面,是两辆装着金银珠宝和所需物品的马车。马车上还有八个士兵,向着建康北面的后湖疾驶而去。

一行人来到后湖南岸,两艘大船已经在后湖岸边等候。三个人下马,把马缰绳递给湖边等待的士兵。陶辽指着两艘大船,对两个随从说道“这两艘大船,包括在远处训练的水军大小船只,其实都有些年头了。当年武帝司马炎灭孙吴后,俘获了数千艘大小战船。孙吴早已经远去,但这些战利品还在为我朝所用。”

两个随从点点头,和陶辽准备上船。这两艘帆船,西面豪华的一艘是主船,供陶辽和两个随从乘坐。送给慕容廆的礼物,也在这条船上。东面另一条船上面,是路上需要的各种给养。八个士兵就是两艘船上的水兵,每四个人一条船,负责开船、划船。

“参见陶大人!”岸边两个面容姣好的年轻女子给陶辽见礼。陶辽问道“你们俩是随船的厨娘?那就请一起上船吧!”

两个女子点点头,上到了东面的船上。

“参见陶大人!”两个男人从东面跑过来说道“大人,我们是随船的厨子,刚才在东边忙着和送行的亲人们说话告别。”

陶辽点点头,看了看人数,都到齐了,于是吩咐道“开船!”

两只船上的水兵开始划船,船只慢慢离开南岸。离开后湖,两只船进入长江水道。第二天,两只船出了长江口,来到大海上。又往东驶了几十里,两船掉头往北,在茫茫大海上一路向北驶去。

仲秋时节的东南风,让扯起船帆的两只船快往北行驶着。船上的士兵们因为不需要划桨了,非常开心。陶辽站立在船头,手搭凉棚向东望去。陶辽和两个随从说道“这茫茫大海,一望无边。不知道当年秦始皇派遣的徐福,还有那数千童男童女,他们的子孙后代在什么地方,他们可都是我们华夏的后裔啊!”

两个随从听罢点头,也若有所思。划桨的士兵听着,虽然暂时不需要划桨了,但还是手握船桨。陶辽久久凝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心情难以平静。过了一会儿,陶辽收回自己的目光,跟两个随从说道“不知道这个鲜卑人慕容廆,会不会接受陛下的封赏。以前数次封赏,包括前朝给他的封赏,他都统统不予接受。”

“这个很难说。”随从成秽说道,另一个随从乌福点点头。

风平浪静的时候,陶辽和两个随从就坐在甲板上的桌子前喝茶、聊天。有比较大的海风时,除了开船、划桨的水兵,其他人都进入船舱躲避。还好,一连几天,既没有刮西北风,也没有大风大浪。除了经常刮起的东南风,就是阳光明媚和没有风的好天气。三三两两的渔船,头顶掠过的海鸟,也算身边不错的风景。

每当遇到下雨天,陶辽就吩咐士兵和橱子,把空了的木桶拿到甲板上。这一招儿很灵,木桶里接了不少雨水。

经过连续八天的彻夜航行,两艘船终于到达了辽东的一个码头。码头里停靠着一些大小船只,两艘船刚刚停靠在码头,准备上岸,就有八个拿着刀的鲜卑士兵围了上来。其中一个貌似是个小头目的高声问道“哪里来的?干什么的?!

陶辽见状,赶紧上前。他掏出关文、印信,递给那个小头目。小头目看了看,笑了“原来是晋朝使者,失敬。离码头二里路往北,有个驿站。我们这里有两辆箱式马车,我让弟兄们帮你们把船上的东西搬到马车上。现在天就要黑下来了。我派两个弟兄把你们送过去,先在驿站住下,尝尝我们鲜卑人的美食。明天吃过早饭,驿站会派马匹、车辆,送你们到棘城觐见我们的大单于。”

喜欢东晋五胡争霸请大家收藏东晋五胡争霸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