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7节(第1页)

翌日一早周士文就回了镇上,周士武和周士仁帮着把剩下的竹墙弄好,黄菁菁和刘氏打下手,饭仍在黄菁菁锅里煮的,为此范翠翠才释怀了些。

她负责刘慧梅一日三餐,刘氏给刘慧梅洗衣服倒尿屎盆,刘氏做的是脏活臭活,范翠翠心里平衡了。

竹墙围好,周士武又忙地里的事儿去了,黄菁菁担心下雨,和周士仁将剩下的竹子搭成了竹屋,避免猪遭风吹日晒,黄菁菁做事干练,周士仁和刘氏跟着黄菁菁的吩咐走,花了几天便把竹屋弄好了。

竹屋建成的第二天,和风明媚的天便下起了雨,连绵小雨,夹杂着轻雾,天色朦胧下来。

村里人靠天吃饭,一下雨,大家就喜欢凑一起缝缝补补,家长里短,周家因着黄菁菁的关系,村里人不怎么过来,黄菁菁和刘氏也不是爱串门的性子,婆媳两端着木盆,结伴去河边洗衣服。

小雨湿地,脚下滑溜溜的,刘氏怕黄菁菁站不稳,中途好几次想伸手搀扶,被黄菁菁拒绝了,“你好好端着你的盆,别不小心闪了腰,我这么胖还怕我稳不住?”

换作去年黄菁菁不敢说这话,经过几个月的劳作,她体力好了很多,走路不会喘气了。

身体是基础,她重视着呢。

刘氏颤颤的应了声好,小雨湿漉漉的,田地没什么干活的人,经过菜地,黄菁菁举目望去,菜苗参差不齐的长着,绿油油的迎风飘扬,分外喜人,笑意不自主了爬满了脸颊,她问刘氏,“我那儿还有菜种,你要不要?”

刘氏有些不好意思,“娘,不用了,我......我和栓子爹用去年留种的种子就成。”

每年在庄稼地种蔬菜,家家户户都会留种,黄菁菁也不例外,只是庄稼地里的蔬菜长势不好,种子也不好,三五年后就只长苗了。

“去年的种子哪还长得出来,家里又不是没有,去年的种子就不用了。”黄菁菁道,“家里有两个孩子,你和老三最好腾出块地种点蔬菜,撒在庄稼地里,庄稼长不好,菜苗也长不好,还不如不撒呢。”

黄菁菁不怕刘氏生疑,她这些时日的改变大家也看到了,比起庄稼,她更看重蔬菜。

刘氏不敢忤逆黄菁菁,“我和栓子爹说说。”

黄菁菁听着还算高兴,她没有大本事,只能借着原主的手,慢慢的把日子过好。

至于家里人,只有经年久月的教导。

河边人不多,黄菁菁和刘氏找着块大石板,周围的人见是黄菁菁,笑呵呵的喊婶子,以前黄菁菁的衣服都是几个儿媳轮着洗的,她没来河边,和大家不怎么熟,今年来了几回,慢慢能融进去聊几句,村里人多,是非也多,但凑一堆仍爱家长里短,黄菁菁把衣服拿出来,笑着回应。

洗衣服的都是年轻的媳妇,黄菁菁是年纪最大的,辈分也最高。

“婶子,您的猪长得好不好,听说你去中源村老张氏家看过猪,她们家今年的猪得了瘟疫,全死了,幸亏您没买,老张氏做事特不地道了,明明有病还想卖出去,不是坑人吗?”

说话的是孙达媳妇李菊,孙婆子儿媳,为人热忱,不像孙婆子爱阴人,刘氏平时和她关系不错,黄菁菁拿出衣服,双手托着木盆舀了点水,回道,“可不就是,真把病猪卖给我,我铁定要把猪还回去,还要她赔钱。”

李菊笑,“肯定要她还钱,都是庄稼人,谁的钱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婶子怕是不知道,老张氏这次的名声算是臭了,去年她家还有小猪,卖不卖得出去都不好说呢。”

黄菁菁讶然,李菊见黄菁菁不知内情,将老张氏卖小猪给娘家村里人的事说了,“猪买回家第二天就死了,那家悲痛欲绝,听说老的晕过去了,找上门,老张氏抵死不认账,还骂那户人家运气不好,猪到他们家都不想活,两家人打起来了呢。”

黄菁菁忙院子的事儿,不知道还有这事,“最后怎么了?”

“老张氏收了钱,哪会还钱,闹到里正跟前也没用。”百姓怕官,那户人家也不敢闹到里正跟前,闹也闹了,打也打了,最后还不是只得认下了。

黄菁菁想了想,追根究底还是人善被人欺的问题,“几百文就打水漂了,是够倒霉的。”

其他人附和,为那户人家不平,说笑着岔开了话题,黄菁菁时不时应一下,听着大家讲村里的八卦,祖上八辈的事儿都翻得出来,她不得不佩服大家,不可避免聊起了文莲被娘家父母打棺材摔着腰的事,黄菁菁听得兴起,远处传来唤她的声音。

她以为自己听岔了,这个村里喊她四娘的人不多,孙婆子算是头一个吧。

“娘,好像是孙婶子喊您,家里来客了。”刘氏见黄菁菁竖着耳朵,不由得小声提醒她。

黄菁菁吃了一惊,家里来客,她的火爆脾气,谁还敢来家里?

“老二媳妇,不是你娘家人吧?”

刘氏脸色微变,蹭的下站了起来,细雨蒙蒙,孙婆子的声音近了,“四娘,四娘,你大媳妇娘家来人了,你快家去啊。”

黄菁菁手上全是皂角泡沫,她伸河里洗了洗,扯着嗓门回道,“来了。”

刘慧梅在床上躺了三天了,刘家没来人,她以为刘家忙没往心里去,何况对她来说,刘家人来不来不重要,范翠翠和刘氏能把刘慧梅照顾好,刘慧梅不是自怨自艾的人,过些日子慢慢就好了。

今早小雨淅淅沥沥就没停过,没料到刘家人会来。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