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52章 朕要暗中干预朝政了求订阅(第1页)

封后之事,终于是告一断落。

虽然霍成君等人还没有入宫,但是名义上已经是天子的妃嫔了。

对于这个结果,刘贺其实是非常满意的。

他的帝位不仅又获得了一层保障,而且暂时还不用面对后宫的纷争——更不需要考虑如何行敦伦之事,而又不让妃嫔怀上子嗣这种闺房之事。

所以,这几乎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于是,霍光就不只是刘贺的仲父了,更是他岳父。

只不过为了显得尊重一些,刘贺仍然把霍光称为仲父。

女婿等于半个儿,刘贺没有放过这個机会。

他大手一伸,就大大方方地像自己的老丈干子要起了东西。

“仲父,当初入宫的时候,朕就说过,想要多挑一些郎官和中大夫,来陪朕读书,可昌邑国的那些郎官学识有限,恐怕还不如朕呢?”

刘贺一边笑嘻嘻地抱怨着,一边就给面前的霍光递上了一块素帛,上面零零总总写着几十个人的名字。

“龚遂以前就常到长安来,对长安的士林是颇为熟悉,这是他这今日帮朕拟定的名单,都是各家读书读得好的子弟,朕想把他们都招到宫中来,陪朕读书。”

“仲父觉得这是否可行?”

霍光接过了素帛,上面写了大约二三十个人的名字,大多数人霍光都认得。

这些年轻人大约都不到二十岁,在长安的风评不错,虽然其中不乏刘德、赵充国他们的子侄辈,但是也不算特别显眼,而且他们读经的水平确实也出类拔萃。

天子想要读书,霍光没有理由拒绝。

更重要的是,霍光心底里就觉得这些尚未加冠的年轻人,对朝局起不了什么作用。

“嗯,龚遂的眼光不错,这上面的年轻人老夫也略知一二,都是品性贤良的人,陛下有他们陪着读书,学问想必能日日精进的。”

“那还得烦请仲父帮朕拟一道诏书,下出去。”

刘贺喜上眉梢,让自己的身边多一些非霍党的人,也许起不了什么大的作用,但是至少可以多一些人掩护。

但是,刘贺不仅要陪读的郎官大夫,还想要一些教自己读书的老师。

其实,在未央宫中并不缺少给天子上课的老师。

比如说在名义上管理长乐宫的长信少府夏侯胜,就是一个七十岁的老儒。

这个老儒其实与刘贺还有一些瓜葛,因为夏侯胜的老师是西汉宿儒夏侯始昌的弟子简卿,而夏侯始昌又曾经给昌邑王刘髆短暂地当过王傅。

所以说到底,夏侯胜与刘贺的“父亲”刘髆算是师出同门。

但是,刘贺要的不是夏侯胜这样的老师,读经这种事情,他自己就能读懂,甚至不输于夏侯胜。

也就没有必要再往未央宫里再多塞进来几个老儒了。

所以,刘贺要的是能教自己熟悉朝政的老师。

说是想要熟悉朝政,但实际上,刘贺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悄无声息地干预朝政。

说来说去,都是一件敏感的事情,刘贺都不能直截了当地说,免得霍光起疑心。

“仲父,朕还想让你每日都来一趟清凉殿,与朕说一说这大汉朝堂上的事情,几次朝议下来,朕听得是一头雾水,觉得事事都千头万绪,生怕自己会在朝议上失仪,遭到群臣嘲笑。”

“另再者,四五年之后,如果仲父真想要还政于朕,那朕也总得要学得再多一些。”

刘贺说这番话的时候,眼睛里满是天真浪漫。

哪怕他说到了“还政”二字,但又还是将时间限定在了几年之后,所以让霍光颇为满意。

不只给了霍光面子,还给了霍光里子。

“宫中有长信少府夏侯胜,他对大汉各署衙的职责和律令规制也甚为了解,陛下可以让他进宫来教课。”

“不不不,夏侯胜虽然熟悉典章制度,但……”刘贺想了想,借用了后世的一句话说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霍光听进了耳,但是未曾反应过来,当他品味出此句的精妙时,不免对天子的聪慧多了一份佩服,更对天子的奉承感到愉悦。

“仲父操持朝政十几年,自然比夏侯胜更为了解,讲解起来想必会更透彻,怎么,仲父是觉得朕愚笨,不愿意收朕这个弟子吗?”

“老臣不敢,只是……”霍光顿了顿,接着说道,“这半年来,朝政繁忙,老臣恐怕难以抽身。”

“那不用一个时辰,半个时辰即可,仲父半个时辰总能抽出来吧,朝中的事情,让张安世和丞相他们去做就好了,要不然,仲父索性就来给朕当太傅!”

刘贺越说越起劲儿,霍光也被天子这有些不知轻重的话,引得笑了起来。

是啊,如果能给天子当太傅,只用教导天子,那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霍光的眼前浮现出了孝武皇帝托孤时的场景,他心中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是不是孝武皇帝的本意,就是让他教导天子,而不是代天子执政呢?

想到此处,霍光有些心虚,他用力地将这个念头抛到了脑后。

“陛下,朝政千头万绪,老夫恐怕实难抽出那么多的时间啊。”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