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62良心企业(第2页)

梁好运据实已告。收到礼物的美食家心下大安同时佩服梁好运办良心企业。

八宝粥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不便宜,四箱礼盒装的八宝粥对一个中产家庭而言也不便宜。

美食家们弄这些八宝粥回去就被家人唠叨,死贵死贵的东西,买一箱留着春节走亲戚就行了,弄这么多做什么。

美食家一说梁厂长送的。家人不唠叨,转而问梁厂长怎么那么好。

面对家里人,美食家自是实话实说,这个八宝粥好啊,全是山泉水煮的。

这话无人相信,拆开尝尝,也没现有什么特别。

梁好运的好运八宝粥作为先行者打开帝都市场,自然有人跟风。因为早年当倒爷的多,像段老三一样赚了不少钱的也不少。

自打“列车大劫案”一出,大大小小的倒爷都不敢再往俄国去。这些人手里的钱怎么办办厂呗。短短两年,帝都出现了不少方便面和八宝粥厂。

美食家们让家人去小卖部买一瓶别的牌子的八宝粥。

梁好运真材实料,而今用的水也好,做的又干净,味道自然非常不错。

有了对比,会过日子的主妇也不得不承认,好运牌八宝粥贵有贵的道理。

最有钱有权的那波人,春节送礼送什么送茅台。中产春节送礼送什么,自然是送“好运。”

梁好运的山泉水八宝粥面对的消费群体就是美食家这类中产家庭。现在离春节还有二十多天,足够这些人口口相传。

梁好运又在报纸上登几天广告才把礼盒装八宝粥送往各大百货公司。

老小孩老小孩,越老越像个小孩儿。人家有啥他们也得有啥。

梁好运担心家里两位老人看到人家买八宝粥,也跟风买。于是从百货公司弄四箱。两箱留张奶奶回娘家上坟,给娘家人带去,两箱拆开,留着他们招呼前来拜年的亲戚。

年初二,张跃民开车把张奶奶送去娘家。年初五,周日,都放假在家,舅爷一家坐公交车回拜年。

舅爷一家进门,大姑奶奶一家来了,紧随其后的是张跃华和张悦芳两家。

人多热闹,张爷爷张奶奶特开心,老两口一个端着花生瓜子,一个端着糖果盘,招呼亲戚。

一众人相互打了招呼,张爷爷就拿起他一早放在桌上的八宝粥跟舅爷显摆,“喝不喝沙后面有个炉子,炉子上有热水,我给你烫两瓶。”

“不不不。”张奶奶拿去娘家的,舅爷都没舍得拆,留小辈走亲戚。因为舅爷听说八宝粥很贵,赶上牛奶的价格了,“过会儿就吃饭了。”

张爷爷继续显摆“我跟你说,这是用泉水做的。好运为了春节特意做的。过了春节就没了。”

张悦芳闻言转向她爷爷,很想说商家的噱头你也信。话没说出来,张奶奶跟着说“特好喝。好运每天都会从厂里弄几桶山泉水,留我们烧水做饭。”

张悦芳赶忙把话咽回去。

张跃华问“好运那边还有山泉水”

“好运其实一开始也不知道。”张奶奶道“就是突然有一天,山上冒水了。最先现的还是食堂做饭的人。”

张爷爷直接说“我给你们烫几瓶,你们尝尝就知道了。”

梁好运是女主人,家里来这么多客人,自然是她准备午饭。张跃民不可能让梁好运一个人忙活,就帮她一起弄。

张跃民来堂屋拿赵新宇早两天送来的干木耳和干银耳,进来正好听到这句“爷爷,他们喝什么都一样。”

“不一样”张爷爷其实也没喝出这个八宝粥跟他以前喝的有什么不同。但是梁好运说了,美食家说不同,那就不同。

张跃民“您倒是说说,有何不同。”

“好运的这个好喝。”张爷爷道。

张悦芳忍不住吐槽“您这不等于没说吗。”

舅爷的小儿子忍不住说“这个确实好喝。”

张悦芳想问,你喝了忽然想到他就在食品厂上班。

“你老板做的东西,你肯定说好。再说了,你也不敢说不好。”张悦芳道。

舅爷的儿子尴尬了。

张跃民“你去街角小卖部买两瓶比这个稍稍便宜点的,她就知道一分钱一分货了。”

舅爷的儿子当即起身。

张奶奶反倒想起一件事,只顾招呼亲戚吃东西,忘了给小辈压岁钱。

亲戚来的多,孩子也多。张奶奶准备了一沓红包,每个里面都装两块钱。小孩子有,大孩子里面不上学的都没有。

手快的小孩把钱掏出来,长辈们一看是两块,就觉得太多了,给一毛两毛是个意思就行了。

张跃民接道“正好,拿去买八宝粥。”

一众孩子眼巴巴看着长辈们。因为之前得了压岁钱都上缴,没有长辈的允许,压岁钱是张奶奶给的,孩子们也不敢拿去花。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