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1章 小程老师又开讲啦(第2页)

刘启光扫了一眼草稿纸上面的表格问道。

赵峥点点头:“是的是的,程岳说如果每次改变一种变量,要做的实验太多了,所以设计了每个实验改变两个变量,结合着十九种实验条件和结果,就能够推断出每种变量的变化会带来的结果了,他虽然给我讲明白了,不过我觉得我可能还没办法讲出来,是不是让程岳跟您说一下?”

刘启光还在细细地看上面的文字,微微摆摆手:“没事,我理解他的实验设计。不过设计起来也够费脑子的啊……”

“费脑子?”

赵峥愣住,有些没明白。

他记得程岳当时好像也就是随手一写啊,好像并不很复杂。

刘启光没有继续接话,看了会,又问道:“谁教你们用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啊,你们去找张教授了?”

“没有。”

赵峥说道,“程岳示范了一次,然后后面的都是我自己做的了。”

“……”

刘启光是靠着多年的教授涵养,才把一句“我靠”吞进了肚子里。

这时候要是有人跟他说程岳其实是个长生不老的怪物,做了几十年实验然后装成大一新生,他都能相信。

自己能设计实验,能给其他人指点实验,各种实验器材熟练于心,这是大一该有的表现?

刘启光回了回神,又转头望向桌上的显微照片,上面的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粒径和孔径看上去已经近似均一了,让他不由得有些惊喜起来,看起来已经比目前现有的文献结果好得不是一星半点了。

不过草稿纸上,最后又写了一步要优化的步骤,他不禁问:“结果已经很好了,你们还打算继续优化下去吗?”

“是的刘教授。”

程岳这个时候说道,“因为这只是一开始,我后面还想研究这些微球对于不同类型的化合物的承载能力,还想在微球表面键合一些化合物,如果顺利的话,甚至还可以给这些微孔填上‘大门’,控制微孔内的化合物进出。”

“不过这些研究都会非常依赖分析手段,如果从一开始合成的介孔二氧化硅微球,从粒径和孔径都不够均一的话,会对后期的分析造成很大的误差。”

说实话,听着程岳的话,刘启光一时有些惊讶地说不出话。

设计实验的时候,不只是一个实验,而是联想到了从这个实验可以走下去的许多方向!

这往往都是业内的大牛才会拥有的思考模式和前瞻性,甚至他自己其实都有些感觉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稍弱,所以才不能够对自己的学生提供足够的帮助。

他不禁又问:“那你自己在做的分子传感器实验……是不是后续实验也想好了?”

程岳点点头:“不瞒您说,我对于分子传感器,还有它所属的分子化学,后续都还有非常非常多的想法。不过需要手上的这个实验成功,先让实验结果证明我的猜想,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实验。”

“我现在说再多,也不过是理论而已。”

刘启光点点头。

程岳对于科研的见解和成熟性,在他看来,已经到了很高的水平和境界。这一番话,似乎自己都有些……受教了的感觉……

当程岳说自己和博士师兄“合作”的时候,其实他们或多或少还是觉得程岳有些太过于傲气,可现在看来,程岳还是太过于谦虚了,这哪里是“合作”,明明就好像是“带领”嘛……

其实不光是他们三个新来的,其他的人,也是第一次知道这件事情。

不过,倒是已经开始习惯了。

程岳听到赵峥这么说,也是微微点头,放下书包又坐了下来。

心中还是非常满意的。

自己给赵峥了新的实验,他并没有捂着,而且主动让自己留下来给他指点,这一点,已经算是通过了程岳的考验。

小伙子路走宽了。

在程岳看来,已经初步可以放心,之后和他继续合作了。

赵峥则是兴高采烈地掏出一摞显微照片,摆在刘启光面前,拿着程岳给他写的实验条件列表,开始给刘启光讲了起来:“因为之前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源坏掉了嘛,只能摸索着做实验,这十九种不同的实验条件,也得出了不同的结果,教授您看,这第十二种实验条件的结果是最好的!”

“这是……程岳的笔迹?”

刘启光扫了一眼草稿纸上面的表格问道。

赵峥点点头:“是的是的,程岳说如果每次改变一种变量,要做的实验太多了,所以设计了每个实验改变两个变量,结合着十九种实验条件和结果,就能够推断出每种变量的变化会带来的结果了,他虽然给我讲明白了,不过我觉得我可能还没办法讲出来,是不是让程岳跟您说一下?”

刘启光还在细细地看上面的文字,微微摆摆手:“没事,我理解他的实验设计。不过设计起来也够费脑子的啊……”

“费脑子?”

赵峥愣住,有些没明白。

他记得程岳当时好像也就是随手一写啊,好像并不很复杂。

刘启光没有继续接话,看了会,又问道:“谁教你们用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啊,你们去找张教授了?”

“没有。”

赵峥说道,“程岳示范了一次,然后后面的都是我自己做的了。”

“……”

刘启光是靠着多年的教授涵养,才把一句“我靠”吞进了肚子里。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