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9页(第1页)

  同时也能在南征大军之中,挑选精兵强将。将来挑选出他的三护卫。

  有军功之王爷,与没有军功的王爷,是两样的。

  说曹操,曹操到。

  太皇太后刚刚说朱祁镇,朱祁镇这就到了。

  朱祁镇一进来,先给太皇太后行礼,襄王也向朱祁镇行礼,随即朱祁镇再向襄王行礼。

  襄王向朱祁镇行礼,乃是君臣之礼,而朱祁镇向襄王行礼,却是叔侄之礼。

  这也是太祖皇帝留下的礼法,亲王见皇帝,先叙国礼,任何再行家人礼。

  太皇太后说道:“皇帝来的正好,你王叔愿意镇守麓川。只是麓川之地,孤悬南方,我担心他不适应,想让他提前去军中,以亲王之尊总领云南兵马,你放心,不过是担个虚名而已。”

  朱祁镇听了,心中微微犹豫。

  这与襄王镇守麓川不一样。

  镇守麓川,朱祁镇最多给襄王留下几万兵马,然后让各地土司隶属于襄王,背后有云南的支撑,襄王守有余而攻不足,攻缅甸大抵还能得到土司的支持。

  但是反攻云南,真当沐家都是傻子。

  只是如果让襄王担任南征大军却不一样了。

  云南本来就有不少军队,再加上援军有十五万之多。算算云南的总兵力,在二十万以上,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虽然说襄王在云南不过挂名的。

  但是挂名也是名,襄王未必不能将这种名声,变成实质。毕竟北京对云南,实在是鞭长莫及。

  这样做,是要承担风险的。

  太皇太后见朱祁镇犹豫了,说道:“既然你不肯,那么就不要襄王去麓川了。以你的想法,襄王此早要独立领兵的。你今日容不得他在云南领兵,将来就能容他在麓川建立基业?”

  朱祁镇听了,明知道太皇太后有以进为退的想法。但是朱祁镇却也知道,太皇太后所说的对。

  襄王在麓川立基,有大明在背后支持,如果襄王一脉数代都是明君的话,很可能在百年之后,襄国的国都,就不在麓川了,而是在仰光。

  朱祁镇如果容不下将来的襄国,与其将来再大大出手,而今就不要让襄王去麓川。

  但是朱祁镇心中暗道:“大明兵力,都是九边,京营。这数十万大军根本没有动,而在云南领兵的,孟瑛,沐昂等人,也都是功勋世家,只要朕平心待之,决计不会倒向襄王。如果朕有这么大的优势,还被襄王打败,那就干脆让路吧。”

  “而且云南毕竟不是河北,沐家在云南历代镇守,与藩王有什么区别吗?不,区别在于沐家在云南的权力,比寻常藩王的权力更大,但是沐家到了最后都没有反叛大明。”

  “固然有沐家对北京忠心耿耿,但是也有云南实在支撑不起大军。需要中央支持,只需派一员良将镇守贵州,云南即便有三十万大军,也不战自溃。因为无粮。”

  朱祁镇说道:“娘娘说的是,这一件事情朕准了,只是这件事情,朕即便准了,恐怕朝廷上却不容易过去。”

  太皇太后听了,终于明白朱祁镇的心思。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