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1章 生活工作两难(第2页)

因为谢凡已经是“大龄剩男”,又是家中独苗。所以谢老秀才与6氏巴不得谢凡原地成亲娶媳妇,立马为谢家开枝散叶。

但是君子一言九鼎,既然宝贝孙子已经答应了孙家。二老也只好接受现实。

对于婚事推迟谢凡其实颇为欢喜,不过也不好明显表示。只是将喜悦暗暗藏在心中:

“每天回家都多个陌生人已经挺烦人了。还是那个不懂事的孙小姐,只怕会把我气死。晚一点也好。”

既然生活上不用再操心,于是谢凡就将心思放到了工作上。

由于前世历史知识,谢凡知道明代实际亡于土地兼并。

大量土地被集中在少量地主豪绅手中,普通农民流离失所,生计艰难。为农民起义提供了基础和展土壤。哪怕没有满清,内部农民起义也能覆灭明朝统治。

除了所谓“大明国祚永昌”这一大义,谢凡也对于普通百姓有种自内心的同理心。

来自和谐社会的他,不希望社会贫富差距太大。如果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当弱者弱到只能铤而走险,用一条命去拼,去对抗整个社会。那便会天下大乱。

只是对于如何在封建时代做官僚,谢凡有些生疏。

文官集团例行抱团取暖,他总有些不适应。诗文唱和,相互保举,这样“拉帮结派”,他总是格格不入,能躲就躲。

在朝官之中,除去孙大人与高大人两位老师,谢凡再无格外亲近之人。

不过在官场中缺少朋友,谢凡并不遗憾。因为谢凡隐隐感到,皇帝并不喜欢文官抱团。

前世谢凡也看过种种宫斗权谋电视剧,知道所谓“权力的游戏”往往血腥残忍。

但是在谢凡入了翰林院,为了修撰史书,正而八经研读历史典籍,朝廷文书之后。他终于深感权力不仅能泯灭良知,更能扭曲人性。

对于皇帝来说,统治的最大敌人,不是农民起义,不是异族敌人,不是灾害饥荒,而是官僚集团。

历来王朝更迭,多是亡于统治集团内斗。

皇帝总是防备着大臣。史书中名声显赫,身居高位,的文臣武将,几乎无人善终。

李斯、韩信、周亚夫、岳飞,都是如此。

毕竟人心隔肚皮。皇帝怎么知道,文曲全才,位高权重的丞相,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丞相,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丞相?

到了大明,太祖洪武皇帝甚至直接废弃了丞相制度,以免大权旁落。

虽然洪武皇帝给开国功臣赏赐(批)了许多免死铁券。但是也借着洪武四大案对着满朝文武反反复复大清洗。将开国功臣以及家族基本物理消灭。

以至于谢凡怀疑人生:明初做官的职业环境如此恶劣,职业风险如此巨大。

怎么现在还有许多读书人积极参加科举,积极投身官场?

注释:

洪武四大案:洪武十三年(138o年)的胡惟庸案,洪武九年或洪武十五年(1376年或1382年)的“空印案”,洪武十八年(1385年)的郭桓案,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蓝玉案。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