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8页(第2页)

  想免了李时勉有些麻烦,但是多提拔几个人当讲官,却是容易多了。而且朱祁镇也知道,为帝王师是不知道多少读书人的期望。

  这一件事情,只需顺水推舟就行了。

  朱祁镇想了想,还有些不知道从何处下手。说道:“卿可以为朕办此事吗?”

  张忠说道:“微臣遵命。只是这事情想要顺其自然,却需要一些时日。”

  朱祁镇微微一笑道:“无所谓。”一时间情绪却有些低落,说道:“李师其实不错。只是却不是朕想要学的。”

  张忠回到英国公府中。

  躺在床上好一阵子才缓过劲来。

  这一段时间,他虽然不常入宫,但是并没有闲着。他的书房之中,好几张大桌子拼接在一切,无数本书籍的翻开,上面一处处用朱砂标记出来,用镇纸压着。

  还有数根绳子横过空中,上面一个个夹子,夹着一张张写满文章的纸张。

  都是张忠的记。

  张忠当初在乾清宫献策之后,后来也慢慢明白了朱祁镇的心思。

  不过,他并不在乎。

  如果在此之前,他所想的不过是一个想法而已,但是他而今却要将这个想法整理成文章。

  每当他感受到身体的虚弱,就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

  他不知道还有几年可活,但是文章千古事。如果能留下一篇千古不朽之作,他这一辈子也算没有白活。

  只是他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

  在文章之上,他其实天赋不大。而且大明前期的文坛,也是相当沉寂。即便是当时所谓的大家,也未必能在历史上留下一席之地。

  当代名声显赫的文臣,大多留下的是政绩,而不是文章。

  不过,他却看出一个机会。

  当今陛下,英明早慧。胸有丘壑。虽然极力隐藏,但是想要纳南洋为疆土的意思,却表露出来了。

  既然如此,他就准备写一篇《南洋策》,梳理南洋历史,如何占领南洋,归为本土等问题。

  这文章也就张忠能写。

  张辅毕竟还活着,他久在安南,对南洋的情况自然也不会不了解。在战略上可以指点他,而张忠虽然身体弱,但是从小读书,在政事上也有自己的见解。

  他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意见写成一篇不破的文章。

  就如贾谊的《治安策》,等。

  如果能主导大明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战略。他即便死了,也甘心了。

  不过,而今这一件事情,要先放放。

  张忠思考片刻,说道:“派人持父亲名刺,请王英王学士过府一叙。”

  张辅与文人墨客素来交好。张忠与他们也有交游。自然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最好。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