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章 豪杰(第2页)

桓帝时名臣袁汤有嫡子三人。

老大袁成,人称“事不谐,问文开”。

老二袁逢,公元179年因年老卸任司空。

老三袁隗,现任司徒。

袁逢生了三个儿子,嫡长子袁基,庶长子袁绍(母为婢女),嫡次子袁术。由于袁成无子,袁逢在袁绍一出生便将他过继给袁成。刚过继不久,袁成就去世了。

袁绍年方弱冠担任濮阳县长,任上有清廉能干的美名,后遭母丧(袁成妻)而去职,服丧三年。服完母丧,追感幼孤,又为父亲(袁成)服丧三年。汉代重孝道。自此袁绍名声远播。

服完六年丧后,袁绍搬至洛阳居住。为人仁爱,注重名声。倾心结交豪杰,来投之人不论身份贵贱,袁绍都以平等礼仪相待,归者如云。

党锢之祸起,袁绍号称隐居,暗中扶危济困,救援或藏匿了许多党人,在士林中更是成为一时之望。其名声甚至到了中常侍都不敢直接打压的地步。

许攸与袁绍也认识。他开始不投袁绍而投袁术,主要因为袁绍穷而袁术富。

袁氏三兄弟分家而居,袁成早死,没给袁绍留下多少资产。加上他倾家救济党人,早已赤贫,要不是何颙、张邈等帮着出钱,袁绍说不定就饿了肚子。袁绍也不得不保持着俭朴清苦的生活。

而袁逢刚刚退休致仕,攒下了好大的家业,这都是要留给袁基与袁术两兄弟的。因此袁术豪富。袁术虽然有些贪财,但对他看上的豪杰,出手很是大方。许攸跟着袁术也打了不少的秋风。

人不能不吃饭,但不能光想着吃饭。

年轻的许攸还是有追求的,见袁术不听自己献计,一怒之下便去投袁绍。

袁绍见了许攸,大喜。

袁术现任五官郎中,秩三百石,顶头上司就是担任五官中郎将的姑父杨彪。日常工作是“更直执戟,宿卫诸殿门,出充车骑”,大受约束,只有休沐之日才能聚集一众朋友纵情饮宴。

袁术有点担心李傕等不识抬举,驳了自己的面子。万一自己招徕而他们不来,岂不是大大的打脸?

河南大侠史阿反驳许攸:“关东多豪杰,河南壮士如过江之鲫,何必舍近求远,去招揽穷乡僻壤之人?”

在座的大都是河南或南阳、颍川、陈留、汝南诸郡豪杰,纷纷出言赞同史阿,反驳许攸。

许攸生气道:“竖子不足为谋!”从席中站起身来,出屋穿了鞋子,拂袖而去。

袁术大怒,按剑而起,要去追杀许攸。

汝南豪杰龚都劝袁术道:“许子远狂悖无礼,本应惩戒。但他毕竟小有名声,不如暂且宽恕,以彰显公子之气度。”

袁术就坡下驴,将出鞘半截的长剑推回鞘中,重新入席,道:“若非龚君为之求情,我必然一剑将这狂徒斩于当场。什么东西,也敢给我甩脸色!”

众人皆恭维袁术度量宽宏。

袁术回嗔作喜,大家再次痛饮美酒,谈论时事,吹嘘自己侠义之行。

许攸出了袁术院子后,气仍未消,骂道:“真是草包一个!虽说这些轻侠之流,不是完全无用,也能沙里淘金,寻到那么几个豪杰。但大多数都是欺软怕硬之徒。

论战力,怎比得上经历过战阵的真正勇士?那董卓屡破羌胡,威震西州,岂是浪得虚名之辈?他培养出来的精兵,不比那些轻侠高明十倍?”

想了想,决定去找袁绍。

袁绍与袁术乃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但两人性情大不相同。

桓帝时名臣袁汤有嫡子三人。

老大袁成,人称“事不谐,问文开”。

老二袁逢,公元179年因年老卸任司空。

老三袁隗,现任司徒。

袁逢生了三个儿子,嫡长子袁基,庶长子袁绍(母为婢女),嫡次子袁术。由于袁成无子,袁逢在袁绍一出生便将他过继给袁成。刚过继不久,袁成就去世了。

袁绍年方弱冠担任濮阳县长,任上有清廉能干的美名,后遭母丧(袁成妻)而去职,服丧三年。服完母丧,追感幼孤,又为父亲(袁成)服丧三年。汉代重孝道。自此袁绍名声远播。

服完六年丧后,袁绍搬至洛阳居住。为人仁爱,注重名声。倾心结交豪杰,来投之人不论身份贵贱,袁绍都以平等礼仪相待,归者如云。

党锢之祸起,袁绍号称隐居,暗中扶危济困,救援或藏匿了许多党人,在士林中更是成为一时之望。其名声甚至到了中常侍都不敢直接打压的地步。

许攸与袁绍也认识。他开始不投袁绍而投袁术,主要因为袁绍穷而袁术富。

袁氏三兄弟分家而居,袁成早死,没给袁绍留下多少资产。加上他倾家救济党人,早已赤贫,要不是何颙、张邈等帮着出钱,袁绍说不定就饿了肚子。袁绍也不得不保持着俭朴清苦的生活。

而袁逢刚刚退休致仕,攒下了好大的家业,这都是要留给袁基与袁术两兄弟的。因此袁术豪富。袁术虽然有些贪财,但对他看上的豪杰,出手很是大方。许攸跟着袁术也打了不少的秋风。

人不能不吃饭,但不能光想着吃饭。

年轻的许攸还是有追求的,见袁术不听自己献计,一怒之下便去投袁绍。

袁绍见了许攸,大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