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1页(第1页)

  到棣庄路口的时候,邓杉已经在等着了。

  邓杉今年二十四,因为口吃得厉害,尚未娶妻,看到纪彬他也是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纪彬知道他的性格,并不会计较。

  邓杉还有两个兄弟,做陶器的手艺他们三兄弟都会,平日也是一起干活,都是沉默又踏实的性格。

  其中邓杉的手艺最好,也喜欢琢磨这个。

  等纪彬到邓杉家中的时候,几兄弟都在这,明显是很欢迎他。

  毕竟跟着纪彬确实赚到钱了。

  纪彬看了看他们平时烧制的陶器,在里面看出不同,比如有些瓶子已经开始有颜色,而不是单纯的土色。

  纪彬道:“这是最烧制的陶器吗?”

  邓杉点头,其他兄弟补充道:“他平日里爱琢磨这个,可以烧的更好,但是咱们邑伊县没人买的。”

  毕竟邑伊县消费水平在这,当然不好卖。

  要是运往春安城,他们也没门路,就怕做出来之后砸到手里。

  纪彬心里已经有数了,基本就是,他们有技术,但是没销路。

  这让纪彬有些放心,开口道:“我这次过来,还是定酒坛,上次的酒坛还不错,只是这次要的数量多。”

  肯定先把黄米酒的坛子定下来,以后一月至少五百个坛子,这样生意放在春安城都是大的,他当然要亲自来谈。

  “五,五,五百?”邓杉努力道,“好,好好好多。”

  另外两人更是不敢相信。

  他们两个基本都是种田为生,没事给弟弟邓杉帮忙,邓杉也会给他们些酬劳。

  因为他们从未想过,靠这陶罐能赚大钱,也就是补贴家用而已。

  毕竟以前东西运不出去,只有自己村跟隔壁村才会过来买。

  可现在呢?

  五百个?!

  纪彬道:“对,一个月至少五百个,过来就是想问问,能不能做得及,我大概二十天后要,以后每个月十五都要送五百个到纪滦村。”

  黄米酒一个月后酿成,坛子肯定要提前送过去的。

  而且那个时候酿酒坊应该也建好了,甚至可以把坛子直接送到作坊里。

  不等邓杉回答,他两个兄弟有些犹豫。

  他们三个虽然都是熟练工,日赶夜赶,也很难做够这么多吧?

  原本以为上次订了五十个酒坛已经很多了,可现在直接翻倍!翻十倍!

  邓杉却直接点头。

  他虽然说不出来,可却比两个哥哥坚定:“我,我,我,可,可,可以的。”

  邓杉努力了一段话。

  大意就是,他可以提高产量,做五百个就是三炉的事。十五天可以做好,晾个五天之后,就可以送过去了。

  纪彬提前了解过酒坛的做法,知道这种时间很极限了,要是做坏一炉,时间也就赶不上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