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3章 说服(第1页)

郭嘉先后两问,兖州州府中,百余州吏,竟无一人能答。

诸吏本饱学之士,熟读经史,向来自视甚高。

但今日面对颍川一弱冠士子,气势却是尽为其所夺。

风吹入室,州府之内,郭嘉的声音听在诸吏耳中,愈清晰。

“朝廷距此,遥隔数千里,又逢董卓新亡,百废待兴,朝中诸公,尚不知何时才有暇插手兖州事。”

“诸君自问,以州内兵马,能制黄巾否?若耽搁数月,八郡局势必将彻底糜烂,届时,昌邑城再是坚固,亦必陷于黄巾之手。”

“放眼海内,诸侯救兵,皆远隔千里,唯曹奋武之军,就在济阴,距此不过百余里,数日便至,何需舍近而求远?”

“古人言,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但《春秋》亦有言,大夫出守外地,若遇保卫国家、有利国家的事,专断是可以的,诸君皆饱学之士,岂会不知?”

众吏面露深思。

千里无鸡鸣,万里无人烟,白骨露於野,这般景象,确实使众吏暗自悚然。

其等家族根基尽在兖州,如何愿见兖州沦为“鬼域”?

众吏唯一担心的乃是大义。

而如今郭嘉引用《春秋》原话,却是给了他们“合乎礼法”的大义。

一时间,兖州诸吏纷纷交头接耳,议论不止,面上屡现赞同之色。

袁立见此,心知诸吏已然是被郭嘉说动,顿时暗道不妙。

其人也不离位,就在席上高声问道。

“黄巾贼有百万之众,其中敢战之士,不下十万。”

“曹东郡手中不过区区两万兵马,当真就能敌的过十万黄巾贼吗?”

“为何不能?”

郭嘉转视袁立,当即扬声以对,声震于堂。

“吾主奋武将军,自入东郡以来,大小十余战,每战无不是以寡敌众,最终却能以弱胜强,所向披靡!”

“贼白饶,世人皆以为悍勇,一朝遭逢我主,即兵败于顿丘,身死乱军之中。”

“于毒、眭固,南太行之巨贼,朝廷不能制,袁绍不能除,我主运筹演谋,不过数月,二贼便尽丧其众,仅以身逃,再不敢有东犯之心。”

“至于于夫罗者,匈奴贵种,劫掠魏郡,无人可制,后却不自量力,欲与于毒合力攻我,我主闻之,即追逐千里,斩于内黄!”

“彼时我军不过万余新卒,将不过数员,尚能连战连捷,如今我家将军两万精锐,麾下上将近百,焉能不敌区区十万黄巾贼?”

众皆色变。

袁立面有悻悻。

曹军入东郡以来的战绩,让其无处反驳。

左侧席,治中万潜忽而问道。

“足下出使昌邑,言语清晰,不辱使命,足可见曹奋武果有识人之明。”

“不知奋武将军帐下,如君者,又有几人?”

郭嘉笑道。

“文武全才,智勇兼备,忠义慷慨之人,不下百数。”

“如嘉不才之辈,则车载斗量,不可胜数矣。”

“足下何其过谦。”万潜一笑,全然不信。

“非为谦辞。”

郭嘉摆手,纵声言道。

“颍川荀文若(荀彧),人称王佐之才,听闻我主事迹,即弃冀州美职,不远千里来投。”

“山阳满伯宁(满宠)、陈留毛孝先(毛玠)、任城吕子恪(吕虔),皆州内贤士也,亦心折于将军。”

“至于天下望风慕德,欲举身相投者,不可计数。”

“群贤面前,嘉区区一弱冠士子,无名之人,又算的了什么呢?”

万潜闻言,一时默然,众吏亦是神态各异。

多时之后,万潜长声一叹,顾视诸吏道。

“如今天下分裂,无处不战,我州地处中原腹心,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方伯已逝,州内无主,正是内生动荡之际,又有百万黄巾虎视于外,诚然危急存亡之时。”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