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7章 百万黄巾(第1页)

泰山郡位于兖州最东端,毗(pi)邻青州。

故而青州黄巾入兖后,最先抵达的便是此郡。

泰山太守应劭,为人素有谋略。

早在去年,其人便独自引兵与入境的三十万黄巾作战。

前后斩数千,俘虏老弱万余。

黑山军因而生畏,退出泰山。

经鲁国,转入任城国,人数展到百万之巨。

当然,所谓百万黄巾,水分极大,其中不少都是老弱妇孺。

缺乏稳定的粮食产出,黄巾军若想不被饿死,只能不断地迁移,劫掠。

某地的粮食吃尽,便是他们再次迁徙之时。

兖州治所位于山阳郡昌邑城,距离任城国不过二百里。

百万黄巾数日可至。

兖州刺史刘岱因而大为惊恐,传檄诸郡,令诸郡长官皆出郡兵,共破黄巾。

“青州黄巾此番来势汹汹,据报,其已于前日攻破任城国,任城国相郑遂被杀。”

郡府大堂中,曹操帐下文武汇集于此,共议青州黄巾入寇之事。

曹操道:“方伯连日数文书,催促诸郡出兵。”

“依卿等之见,我郡出兵或是不出?若是出兵,又该出多少兵马方合时宜?”

戏志才道:“刘兖州此策诚然佳策,乃是借机收拢诸郡兵权之意。”

“明公若果真应檄,只恐兵马将尽归于州府,不为我所有矣。”

夏侯惇闻言瓮声道:“我等奋力厮杀,方才占下一郡之地,积累数万兵马。”

“今刘兖州妄想区区数语,便夺我等兵马,天下间岂有如此容易之事。”

“将军,不若回绝之,刘兖州又能奈我如何?”

“不可。”

陈宫起身,直言道。

“刘兖州居刺史之位,传檄诸郡,聚兵破贼,乃吾州大义所在。”

“今黄巾入寇,州内震动,士庶无不心惊。”

“若是直言拒之,必失时望。”

曹操微微颔,认同陈宫拒则失时望之言。

他问道:“依公台之见,何为上策?”

陈宫斟酌片刻,答道。

“不如缓之。”

“待得知其余各郡出兵数目,将军再做权衡,择一居中数目,以堵悠悠之口。”

戏志才摇头,对此策并不认可。

“如此举动,颇显市井之气,徒惹人笑话耳。”

“依忠之见,州内各郡国,兵马大致万余数,若应檄出兵,至多出半数兵马,约莫五千之数。”

“而我东郡之兵,素称精锐,州府岂能无意于此乎?”

“且我郡匪患已除,无需多留兵马防寇,北面袁冀州又素与主公交好,此事州府尽知,以此而论,需得出兵马万余,方可令方伯遂心称意。”

听得至少需出兵万人,诸将尽皆哗然,议论不止。

文臣亦纷纷面露思索之色。

“奉孝意下如何?”

曹操沉思半晌,实在不甘舍弃这万人,遂望向郭嘉。

郭嘉轻笑道:“与其应檄缴兵,何如明公亲自率大军前往?”

“明公武略,天下皆知,明公亲身前往,岂不正示明公拳拳之心?刘兖州又岂会不欢迎?”

“且我大军在彼,届时如逢变故,亦可从容应对。”

话声一落,戏志才、陈宫面上便齐齐露出笑意。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