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6章 重组内阁被打脸(第1页)

第136章重组内阁被打脸

朱由崧激动过后,很快就冷静下来,吐着气说道:

“我大明这些将士都是好样的啊,都是有血性的好儿郎,只是给足了他们军饷,打起仗都是不怕死的。”

明朝的军饷是每季度一次,朱由崧为了防备多铎南下,早把今年半年的军饷提前了下去。

“三千营守归德城月余,战死1万7千人,歼灭建奴1万余,以及投降汉军八九万,然后进入砀山大会战,追击多铎时击溃镶蓝旗,又损失5千余人。”

“还有五军营将士,上下一心,英勇无畏,在砀山直接硬抗建奴鞑子精锐,左掖副都督胡茂贞战死,右哨都督杨承祖身受重伤,将士战死了1万8千多人。”

“朱大典的标营3万人,战死1万余人,刘良佐部战死7ooo余人。”

光是看到这一串串战死的数字,就可以想象当时的战斗是多么的惨烈,死伤这么大,居然没有被打崩。

2o多万人的战场,也就只有砀山那种一马平川的地方才能全部展开,一战就造成这么大的伤亡。

冷静下来后,朱由崧想到了捷报中,朱大典为了鼓舞士气,让全军上下和清兵拼命,喊出了5o两银子一个建奴鞑子脑袋的赏金。

朱由崧苦笑,还好自己查抄了盐商,要不拿不出钱来赏功了。

其实朱大典喊出5o两一个人头军功,这是按章办事,并没多喊。

明朝的人头军功制度细分得很明确了,人头按等级,北虏5o两,东夷3o两,西番2o两,流贼1o两。

生俘北虏或斩杀北虏1人,官升一级,最高升三级——如过3人,过的部分只给赏银(1个5o两);如果是多人共同战果,仅为一人照此升赏,从者只给赏银。当然所有一切的前提是壮男,如果俘斩的是小孩、妇女,只授署职,相应的赏银就要打四折,甚至是更少。

朱由崧默默的算了算,这些赏金还是要给,砀山一战歼灭满清八旗近3万,归德守城战杀满清八旗万余。

其实战后真正能收缴到的人头有限,军功中并不会出现有四五万鞑子人头军功,因为很多有军功的战士都死了。

所以真正要出大钱的是战死将士的抚恤银,朱由崧决定每人给5o两。

这些为了大明朝流血拼命的将士们,献出了宝贵生命,怎么也不能比一个鞑子人头少了吧。

朱由崧粗略算了一下,这一战光是军功赏赐和抚恤,怕是不少于5oo万两银子。

朱由崧直呲牙,这打仗也太烧钱了,打了这一仗,南明一年税收就没了。

就是他查抄了那么多银子,完赏金,也就剩下不多了,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次归德守城战和砀山会战,可谓是立国之战。

这一战打痛了多铎,也打痛了满清,下面精力得用在湖广一带,抗住湖广阿济格,就可和南宋一样,跟满清形成相持阶段。

所以对于将官的军功,朱由崧决定拿一些爵位出来封赏,这可是用实打实军功杀出来的,这个爵位的含金量并不低,没人能说什么。

“来人,召辅马士英、袁继咸、黄道周、左懋第、何腾蛟来武英殿。”

如今这场大战的胜利,朱由崧这个天子的威望将会空前高涨。

他认为是时候重组内阁了,他和朝堂大臣一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生涩和隔阂,如果于他一手重组内阁,将可让朝廷运转更加的高效。

如今辅马士英兼掌兵部事,朱由崧一时不好换动,但是现在他掌着三大营的精兵,加上黄得功的兵马也听他的,这一点他并不惧。

他打算让袁继咸入阁,兼掌户部事。

黄道周入阁,兼掌都察院事。

左懋第入阁,兼掌吏部事。

何腾蛟入阁,兼掌工部事。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