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97章 学有所成 孔丘是如何学习并展示自己才华的(第2页)

少年孔丘,居然能够以自己的知识,开始撑起自己这个家!

家里的收入来源扩大了,颜徵在就让孔丘正式读书了。

前面我们在讲柳下惠时讲过,当时的贵族子弟自八岁起便可以上小学,然后到十五岁时就读大学。但那是对贵族子弟而言的。

孔丘在阙里的身份没人知道,谁都以为孔丘就是一介平民,按理不能上学。

而且,此时的孔丘如果上小学的话,年龄也大了点。直接上大学,身份不配。因为这是官学。

但那个是柳下惠时代,如今已经过了一百多年了,官学自然还是存在的,但人民群众对于知识的渴求是一个趋势。

春秋时期孩子们的读书学习,已经从“官学”为主,开始转向了“民学”为主。

民学就好办了,只要付得起学费,请得起老师,谁都可以上学。

孔子当然很珍惜读书的机会,尽管他已经在母亲颜徵在的教导下,读了大量的书,但要真正达到“文武兼备、知能兼求”的人才标准,就必须掌握礼、乐、书、数、射、御这六种基本才能,即六艺。

史料没有记录孔丘是如何学习这六艺的,我们只知道孔子后来自己说“年十五而志学”,也知道孔子其实不单单是一介文人,他还有武艺,如御车的技术一流,这些都在后面我们会从具体的事件中介绍。

当然,孔丘的学习,不可能是从十五岁才开始学。否则,他做不到十来岁时就可以担任司仪为人家主持各种祭祀。

我们可以想象的是,也许孔丘是从十五岁时,才真正实现了系统学习六艺的梦想。

孔丘的基因是很优秀的,汤武嫡裔,宋国先君微仲之后,宋国着名先大夫弗父何的九世孙,更是传承了宋国大司马孔父嘉和父亲叔梁纥的勇武。

单看身材好了,孔子身高过一米九,臂力过人。打个架的话,一般的人远非孔子对手。

除此之外,孔子甚至酒量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

但我们对孔子的印象,是谦谦君子,是文弱书生,是只讲知乎者也的圣人。

原因只有一个,母亲颜徵在对孔子自小的教育和孔子坚持的道,从不炫耀武勇,更不卖弄酒量。

一切以是不是合乎礼仪作为言行的准则!

当然,这些都只是笔者的猜想而已,但可以肯定的是,孔子在学习上很用功,真正把学习当成了乐趣,并伴随终身,这是真正的治学。

对于经典诗书的很多内容,他不但逐字逐句学,还做到反复学。

后来,孔子当老师时对弟子们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会向任何在某方面比自己更专业的人学,后来,他对弟子们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他甚至举例,关于种地,“吾不如老农”。

关于种菜,“吾不如老圃”等等。

孔子的学习,绝对不是教条主义般的学习,不会只知道照搬照抄。

后来,他对弟子们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更加注意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

他后来对弟子们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有的书,不是读过了就扔一边了,有的知识,并非是只有原先自己掌握的那层意思。

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头再看以前看过的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

这些东西,会形成规律性,从而对相关的可以预见之,因为能够预见之,从而可以有效消除隐患,顺利解决问题。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