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9章 059转正求追读(第2页)

唐植桐写完信,交给钱姐五分钱,买一个信封、一张邮票。然后填写好信息,用浆糊封号口、贴上邮票,再交给钱姐寄出。

十来天的工夫,上面还没有推行开新式信封,这事吧,执行起来不会那么快。

现下的信封印刷可以由机器代劳,但机器做不到黏贴,接口处的黏贴得人工来做,所以很多家庭除了糊火柴盒还会糊信封,糊几百个才会有一毛钱收入。

唐植桐印象里以后的邮票是带背胶的,遇水则黏,他以前寄信都是用舌头舔一下背面,然后贴在信封上,省时省力。

现在也做不到这一点,新型胶水的研是个问题,还有就是很多邮票售卖点都是临时的,比如公园、广场,加上天气预报略等于无,一旦碰到下雨,有胶的话,会毁一书包邮票……

寄完信,唐植桐去后院找郑所开了封介绍信,打算去报个成人中专。

这事说来也巧,之前国家扫盲,邮电就在51年成立了一所学校,叫京北邮电人员训练所,就耿师傅和张源读的那个。

结果前阵子,这个训练所规格提高了,成了京北电信学院,有了中专资格。

学院里只有两个中专专业,有线电通信、无线电通讯,通俗来讲就是电话、电报。

熟知历史进程的唐植桐,果断选择了有线电通讯专业。拿到学生证,领了课本,去找老师认门。

“周老师好,我叫唐植桐,是新来的成人教育生,以后就是您学生了。”唐植桐来到办公室,刚才就打听好哪个是主课老师了,接收报名的负责人说找眼镜最厚的那个。

周老师的眼镜片是真的厚,由于太重,两根镜腿都绑上了绳子,固定在后脑壳上。

“哦,小唐啊,你好。每周二、五的下午来上两节课就行,考过了就给证。”周老师一副理科直男做派,也不寒暄,说完就有赶人的意思。

感谢大佬“玄關梵弧”15oo点打赏,第一次收到这么大额的打赏,还有点小激动,不会是手滑了吧?

虽然喜欢钱,但书友们一定理性打赏哈

“哈哈哈哈,笑死我了。就你俩那样,还跟我说什么妹妹。”钱中萍捂着肚子笑弯了腰,还不忘跟唐植桐邀功:“那姑娘姓王来着,对吧?给你打了好几次电话,都是我接的。下雨那次,我就看出王姑娘对你有意思,在她换好衣服后,我跟他说这身衣服不仅她穿合适,小唐穿着也合适。王姑娘那小脸刷就红了,不是恼的那种,你懂吧?所以后来才一个劲的劝你那个什么什么折。”

“这么说我还得谢谢您?”唐植桐很无奈,这是小王同学知道与自己穿过同一条裤子了?

“甭客气,咱俩谁跟谁。你上次那白薯从哪买的?我家丫头说好吃,可我买的都带烂眼,我想再买些。”钱中萍嘴上说着不客气,言语里却提要求,但这要求合情合理,并不过分。

“那我回头帮您问问,看看人家能不能匀出来。”唐植桐嘴上没答应,却打算再卖点给钱中萍,他和王静文之间可能也确实少不了钱姐阴差阳错、歪打正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那感情好。我知道贵,按行情价算就行,麻烦让你搭人情,但也不能让你吃亏。”钱中萍言道。

唐植桐写完信,交给钱姐五分钱,买一个信封、一张邮票。然后填写好信息,用浆糊封号口、贴上邮票,再交给钱姐寄出。

十来天的工夫,上面还没有推行开新式信封,这事吧,执行起来不会那么快。

现下的信封印刷可以由机器代劳,但机器做不到黏贴,接口处的黏贴得人工来做,所以很多家庭除了糊火柴盒还会糊信封,糊几百个才会有一毛钱收入。

唐植桐印象里以后的邮票是带背胶的,遇水则黏,他以前寄信都是用舌头舔一下背面,然后贴在信封上,省时省力。

现在也做不到这一点,新型胶水的研是个问题,还有就是很多邮票售卖点都是临时的,比如公园、广场,加上天气预报略等于无,一旦碰到下雨,有胶的话,会毁一书包邮票……

寄完信,唐植桐去后院找郑所开了封介绍信,打算去报个成人中专。

这事说来也巧,之前国家扫盲,邮电就在51年成立了一所学校,叫京北邮电人员训练所,就耿师傅和张源读的那个。

结果前阵子,这个训练所规格提高了,成了京北电信学院,有了中专资格。

学院里只有两个中专专业,有线电通信、无线电通讯,通俗来讲就是电话、电报。

熟知历史进程的唐植桐,果断选择了有线电通讯专业。拿到学生证,领了课本,去找老师认门。

“周老师好,我叫唐植桐,是新来的成人教育生,以后就是您学生了。”唐植桐来到办公室,刚才就打听好哪个是主课老师了,接收报名的负责人说找眼镜最厚的那个。

周老师的眼镜片是真的厚,由于太重,两根镜腿都绑上了绳子,固定在后脑壳上。

“哦,小唐啊,你好。每周二、五的下午来上两节课就行,考过了就给证。”周老师一副理科直男做派,也不寒暄,说完就有赶人的意思。

感谢大佬“玄關梵弧”15oo点打赏,第一次收到这么大额的打赏,还有点小激动,不会是手滑了吧?

虽然喜欢钱,但书友们一定理性打赏哈

“哈哈哈哈,笑死我了。就你俩那样,还跟我说什么妹妹。”钱中萍捂着肚子笑弯了腰,还不忘跟唐植桐邀功:“那姑娘姓王来着,对吧?给你打了好几次电话,都是我接的。下雨那次,我就看出王姑娘对你有意思,在她换好衣服后,我跟他说这身衣服不仅她穿合适,小唐穿着也合适。王姑娘那小脸刷就红了,不是恼的那种,你懂吧?所以后来才一个劲的劝你那个什么什么折。”

“这么说我还得谢谢您?”唐植桐很无奈,这是小王同学知道与自己穿过同一条裤子了?

“甭客气,咱俩谁跟谁。你上次那白薯从哪买的?我家丫头说好吃,可我买的都带烂眼,我想再买些。”钱中萍嘴上说着不客气,言语里却提要求,但这要求合情合理,并不过分。

“那我回头帮您问问,看看人家能不能匀出来。”唐植桐嘴上没答应,却打算再卖点给钱中萍,他和王静文之间可能也确实少不了钱姐阴差阳错、歪打正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那感情好。我知道贵,按行情价算就行,麻烦让你搭人情,但也不能让你吃亏。”钱中萍言道。

唐植桐写完信,交给钱姐五分钱,买一个信封、一张邮票。然后填写好信息,用浆糊封号口、贴上邮票,再交给钱姐寄出。

十来天的工夫,上面还没有推行开新式信封,这事吧,执行起来不会那么快。

现下的信封印刷可以由机器代劳,但机器做不到黏贴,接口处的黏贴得人工来做,所以很多家庭除了糊火柴盒还会糊信封,糊几百个才会有一毛钱收入。

唐植桐印象里以后的邮票是带背胶的,遇水则黏,他以前寄信都是用舌头舔一下背面,然后贴在信封上,省时省力。

现在也做不到这一点,新型胶水的研是个问题,还有就是很多邮票售卖点都是临时的,比如公园、广场,加上天气预报略等于无,一旦碰到下雨,有胶的话,会毁一书包邮票……

寄完信,唐植桐去后院找郑所开了封介绍信,打算去报个成人中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