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8页(第1页)

  里长笑得脸上皱纹都聚一起,满口应下:“自然可以,只是要酿多少合适?”

  纪彬道:“两斤的小坛,一月可要五十左右。”

  那就是一百斤?!

  纪彬又道:“时间越久,要的越多。”

  这并非虚话,现在只是刺史府在要,所以他可以用零散的供应来满足。

  但是刺史儿子都爱喝的酒,其他人会不买吗?

  到时候定然供不应求,所以他要提前做好准备,选来选去,里长家最为合适。

  里长精明强干,子女孙儿虽多,却管教得极好,虽说家里也有小矛盾,可比起自家兄弟分家来说,他家几乎能拧成一股绳。

  黄米酒的制作交给他们最合适了。

  反正纪彬说完这话,里长已经有些激动。

  要是在以前,里长可能还会犹豫一下,可看着纪彬在邑伊县的生意,再看看现在的绣品买卖,他要是不答应,那就是傻子。

  多的是人想跟纪彬合作啊。

  不过一百斤左右的酒,他家还能放下,以后估计还要专门建造酿酒的地方。

  但这都是以后的事了,暂时不用着急。

  纪彬跟里长已经达成合作,他们酿酒度数低,也不用专门去官府报备。

  这里纪彬就要感叹,幸好穿到商业达,各种条例还算宽松的南军国,如果穿到其他严苛的朝代,哪敢酿酒卖啊,就算度数低也不行。

  这个合作里,纪彬占五成,里长占五成。

  里长家负责酿酒,纪彬负责销售,得来的收益自然五五分账。

  两人对这个结果都非常满意。

  事情谈妥,两个月后第一批黄米酒就能酿造出来。

  现在天气暖和,说不定一个月就可以,不过这个不着急,纪彬从下面收的黄米酒还能应付两三个月左右。

  里长再次感叹,人家纪彬事事想的周全,连几个月后的事都想到了。

  怪不得人家能赚钱。

  不过现在赚钱的买卖有他们一份,那自然是好事。

  两人又寒暄几句,纪彬想到纪滦村后面的山,那山不算高,但土地贫瘠,跟山下肥沃土地相比,实在没什么用处,所以常年荒废。

  纪彬道:“有件事想问一下,咱们后面的纪文山是否有主?若是无主能否买卖。”

  这事里长最熟,开口道:“后面属于荒山,但面积极不小,山上山下合起来有一千二百亩。”

  “纪文山现在无主,可以买卖,只是地方大,价格也贵,除非让邑伊县的杂事官来丈量,你想买多少,让他们量多少。”

  纪彬道:“里长可知道其中价格?”

  “约莫15o文一亩,若是买的多,那自然便宜。”里长算了算,“要是都买下,加上各种文书费用,约莫需要一百两。”

  一百两?

  这价钱竟然没有想象中要多?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