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1页(第1页)

  “祖母、母亲,我也该过去了。”

  隋老太太不舍地垂下手:“好,好,你且去罢,记得我方才同你说的话。”

  “孙儿定不敢忘。”

  隋意笑说罢,接过小厮手中的行装,又侧朝静站于一旁的6小姑娘笑了笑,得她弯唇回应,这才转身往贡院朱门走去。

  待他清隽挺拔的背影自门后消失,6宜祯缓缓地收回目光,紧攥帕子的手指也微微一松。

  秋季的日束投落于脚下,凝成深重的影子。

  ……

  三天两夜不能见隋意,6宜祯的心里头总觉得空茫茫地。

  所幸徐宛音得了空、会来府里寻她一起做绣品,日子才不至于那么难捱。

  临近入宫,段毓儿被家中看管得愈严实,并找不到时机偷溜出来,得知了她们二人背着她偷偷相聚,还作了一酸不溜秋的口水诗、遣人送过来。

  ……

  制科考试的题目,每日都会公示于贡院门外。

  而这些试题,要不了半天,便会传遍整个京都、甚至于传到京外诸州去。

  这几日,京中酒楼茶馆内最热烈的讨论,便是关于这制举试题的。

  即使6小姑娘闲坐于家中,亦是不免能够听闻一二。

  制举考试第一日,考的是策论,论的是时弊。

  这与往年科举的题目相差并不大,因而公示当天,并没有引起民间市井的波澜。

  第二日,则不再是纸作答。

  而考,破案。

  公示榜曰:“众考生集于庭中,大理寺卿为正考官、持疑案簿,簿中所载、皆为赵京十年来未能勘破之悬案。考官将案情一一示于众考生,考生若有疑惑、细究之处,可敲铃询问。录官所记言行,即为考生答卷。”

  这般考法……简直是前无古人。

  故而公示一出,立即掀起了滔天热议。

  有人说:“此考法前所未有,将读书人等同于推官,是强人所难!”

  又有人说:“这做官与破案,是一个道理,要胆大心细、更要深入民情,若是能把案子破好,那么做官儿,也必定做得不差!”

  还有人说:“制科考试本就是选非常之才,题目不困难、不刁钻,那才见鬼!”

  一时间众口纷纭、难辨对错。

  第三日,考的是一道碎玉题。

  即“武官怀中藏玉,考生不论办法,需将玉击碎,方为破题。”

  这道公示一出,街头巷尾、茶楼饭馆,顿时变得空前沸腾。

  傍晚时分,6宜祯坐车去贡院接人的路途中,不时还能听见拉长了声调的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