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章 掌握诀窍(第1页)

过了几日是休沐日,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杨清琳带着墨云和昭儿,提着登门礼,去林家拜见了林盛。

林盛看了杨举人的书信,因是同乡,交情还算是不错,推托不得,也就当面答应了收下杨清琳为徒。

只是,到了正式行拜师礼的这天,林盛总共收了四徒,即:赵长生、李正鼎、张霆和杨清琳。

其中,张霆的舅舅有权,赵长生的叔叔也有权,李正鼎的家里有良田近万顷,杨清琳反而是家世最弱的那一个。

第一次授课的时候,林盛便拈须道:“举业之道,重在猜题。猜题之要,重在广种薄收。”

说白了,就是由林盛先帮大家猜出北直隶乡试的题,然后众人命题作文几百篇,并背得滚瓜烂熟。

实际上,杨清琳也一直在寻找猜题的秘诀。

若想猜对乡试的题目,必须要尽可能多的收集北直隶的历年考题,然后,再根据主考官的个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目前,杨清琳已经初步画出了北直隶乡试考点的柱状图,以及考题分布的规律图。

在大明朝,和县试、府试和院试不同,乡试和会试之时,不允许主考官出截搭题。

截搭题,也就是从四书五经之中,掐头去尾的任意截取几段话,组合在一起的考试题目。

县考难,府考难,院考尤难,四十二年才入泮。乡试易,会试易,殿试尤易,一十五月已登瀛。

科进士作的这诗,充分证明了,截搭题的难度。

林盛又说:“今年是乡试年,明年二月便是春闱了。为时已经不多矣,望诸位愤图强,刻苦读书。”

说罢之后,林盛当场出了一道题,限时一个时辰交卷。

正式拜师之后,林家的内书房里,便摆了四套桌椅和墨纸砚等物。

林盛的四个入室弟子,一人一座,每座之间相距五尺有余,真正做到了互不干扰。

林盛出的题,其实并不难,杨清琳此前已经做过了类似的题目。

但是,为了不惹人注目,杨清琳装作闭目思考的样子,实际是在构思完善北直隶乡试的考点图。

以前,杨清琳复习考研的时候,就采取了同样的方法,把可能出题的考点,全都归纳了一遍。

盲目的大海捞针,和有针对性的大海捞针,迥然不同也。

这么说吧,通过勤奋的努力刷题,很有可能考上一本大学。

但是,若想考上c2的这两所顶尖大学,就必须过人的天赋了。

没有天赋,想都别想,肯定考不上的。

八股文的科举考试,看似极难。实际上,四书五经,加一起也才十七万字而已。

这个时代,既没有数学,又没有化学,更没有物理、外语和生物,也就是语文和政治这两科而已。

不客气的说,作为曾经的刷题高手而言,杨清琳应付这种应试的命题作文,可谓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矣。

来到贵境之后,杨清琳辛苦的十几年寒窗。但是,此前的杨清琳,从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硕士,一路苦读上去的,早就养成了级自律的自学习惯。

交卷之后,因为下午还有课,杨清琳他们便留在了林家用午食。

进入万历朝以后,江南的大部分地区,都流行一日三食。

北方和西北比较贫困的地区,依旧还是一日两食的老传统。……

北方和西北比较贫困的地区,依旧还是一日两食的老传统。

至于官员之家嘛,早就是一日三食了。

墨云和张霆的书童杨柳,一起去林家的大厨房那边,提饭食去了。

张霆就凑到杨清琳的桌子旁,小声说:“我怕你忘记了,特意命杨柳带了咱们二人的饭食钱,去交给林家的厨下管事娘子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