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章 国潢辞团总 县衙遭洗劫(第2页)

洪振拦住话头道:“老兄台啊,您又糊涂了。把全湖南的人都惹恼了,您还可以到别的省去做官;可您要把曾大人给惹恼了,三年起复后,您就只剩卷铺盖一途了!”

朱孙诒终于咬咬牙道:“这些人犯关进大牢已有些日子,再关下去不要再生出什么事端。既然部院已有批复,那就宜早不宜迟。明日午时三刻,便将这五十四人斩!府台大人正好明日做监斩官!”

洪振连连道:“您不要难为本府,本府衙门里还有事情等着处理,本府还要连夜赶回去。湘乡的事情,您就全权代劳吧。”

洪振话毕,茶也不曾喝上一口,连夜又赶了回去。

朱孙诒送走洪振后,便急忙把刑名师爷传唤进签押房,交代连夜把杀人告示写好誊清,明日一早便贴出去。

朱孙诒口里的大讼师苟德存是何许人也?这苟德存可不是个一般的人物。

苟德存原本是直隶乡间的一名不第的秀才,因一位族叔突然迹,被外放到湖南以道衔候补。后来又用了一件古董,补了个实缺。

消息传到苟德存耳中时,苟德存正是穷途末路之际,慌忙来投奔。

也是合该苟德存走运,他到的当日,湖南巡抚偏巧出缺,印绶暂著布政使署理,布政使一缺暂著按察使署理。按察使一缺呢,又正好暂著他族叔署理。

苟德存于是在第二天,就跟着他这位显贵的族叔到按察使司衙门帮幕。

苟德存写得一手好字,口齿又极其伶俐。帮幕不多几日,便成了衙门里的文案师爷。

哪知一年后,湖南巡抚抵任,布政使和按察使都依例回任。

苟德存的族叔没了署任,原缺又放给了别的道员,生生没了着落,又成了候补道。也是急火攻心,他的族叔回家不多几日,就气病在床,不久竟撒手人寰。

苟德存生活没了着落,只好求他做师爷时交下的几个朋友,花了几两银子,和县通融,在衙门里安了一张桌,靠给人写状子赚些润笔。

按察使原本就是一省的刑名,他又做过师爷,对大清律例还是通的。一来二去,他的名声就大起来。不仅把家人从原籍搬来长沙,还买了老大一处宅院,连着娶了四房如夫人。他从此后也不再到衙门里去,有了难缠的案子,都是别人到府里来请他。银子出少的,他不理;多出银子,甚至出重金的,他不仅用心写状子,还亲自出面去为讼主走门路。上至一省刑名,下到知县、知府,许多人都得过他的好处。这就使得许多很好断的案子,偏偏难断;不该错的案子,也要有意错判。

错案自然是不能服人的,你肯定想扳过来。

怎么办呢,马上就有人指点你:快去请苟大讼师,晚了,有可能让对方抢了先。

苟德存的名声于是就愈来愈大。

江贵最后道:“大少爷,这五十四人明儿就要开刀问斩。那苟大讼师,岂能与您老善罢甘休?我们要有些准备呀。”

曾国藩沉吟良久,只好打江贵去把萧孚泗以及罗泽南的门生李臣典请进府里,共同商量应对办法。

第二天一早,湘乡县的大街上忽然多了无数的军兵。百姓们一见有异于常日,知道有大事情要生。果然不久,县衙门的辕门外便贴出一张大大的杀人告示。

三湘很快便传扬开来。

五十四名人犯的父母族亲很快便来到县衙的辕门处跪倒,齐声喊冤;十几名乡绅都穿了长袍马褂,簇拥着大讼师苟德存来到县衙,口口声声要见大老爷朱孙诒。

朱孙诒不想和这些人浪费口舌,传命衙役守住大门,一个人只是坐在大堂之上静静地喝茶。

不久,县衙门请调来的绿营官兵开始清街,五十四名人犯也一一被押进了木笼囚车,背上插了打了红x的亡命招牌,在军兵的押护下,游起四门。

午时三刻一到,法场传来三声炮响,五十四颗人头落地。

朱孙诒没有到法场监斩,监斩的是县丞王大人。

眼看着五十四颗人头落地,围观的上千名百姓,在苟德存的蛊惑下,登时哗然。

苟德存依照大清律例振臂高呼:“县父母草菅人命!朱大人是第二个张也!”

五十四人的父母族亲正哭得昏天黑地,一听这话,马上便有人呼喊一声:“狗县令滥杀无辜,不找他说个明白,如何咽得下这口恶气?——走啊!”

只这一嗓子,倾刻间喊醒了梦中人。上千名百姓厮裹着哭喊声,潮水般拥向县衙门。

衙诒和绿营官兵急忙阻拦,却如何拦得住?有心想放上几枪,又怕把事情闹大,只能闪在一边任人们闹去。

上千号人里有一半人是存心闹事的,另一半人只是看热闹,被砍头的亲人最愤怒。

这些人撕挤进县衙逢人便打,逢物便砸,吓得朱孙诒急忙让师爷把他藏进木箱子里面,期望能侥幸逃过此劫。

哪知道藏他的这位师爷最最软蛋一个,头刚挨了一拳,他便用手一指箱子,还使了个眼色;众人就撇开了他,齐把木箱子围住。

朱孙诒在里面瑟瑟抖,只管颤着嗓音问:“本县是朝廷命官,你们要造反怎的?你们要造反怎的?”

有人摸起一块砖头便要砸,有冷静的乡绅急忙一把拉住。

苟德存大着声问道:“朱大老爷,俺只替三湘父老问您一句话,您把这五十四个无辜之人全部斩,依据的是大清那条律例?”

朱孙诒大叫道:“上宪的批复,本县如何敢不执行?”

一名乡绅问:“朱大人请把话讲明白,是哪位上宪?是知府衙门还是巡抚衙门?”

朱孙诒正要讲话,藏他的那名师爷这时说道:“此事与朱大人无干啊,此事与朱大人无干哪!本案的尾老朽最知端底。这是白杨坪归籍丁母忧的曾大人,曾侍郎,定的案哪!曾侍郎定的案,就是抚院都不敢驳呀!”

依着这师爷想法,是想抬出曾国藩把百姓镇住,以此达到解救朱大人的目的。

苟德存听得真切,待师爷把话说完,便大声道:“乡亲们万不要胡来,我早就料到,朱大人和洪府台,都不能这般无视大清律例、草菅人命!敢一次砍杀几十人的,大清除曾涤生外,目前尚无二人!各位,随苟某到白杨坪曾家,找那曾涤生论理去!——按大清律例,丁忧官员敢插手地方政事者,杀无赦!”

苟德存话毕,当先走出县衙。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