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三章 修为(第2页)

邓葛大怒,拔刀相逼,逼其喝完。

陈蛮怒目而视,心里越来越愤怒,终于抑制不住,抽出随身携带的短刀剌来。

邓葛没有料到,陈蛮有这一手。突不及然,没有防备。被陈蛮一刀剌中胸部,邓葛倒地而亡。

陈蛮刺罢,往别处逃跑,躲藏了起来。

孟之姐,名叫孟淑,平日对儿子娇生惯养。今闻独子被人刺死,伤心欲绝。不思其过,反想其好。央求孟,去把凶手抓回来。

孟不允。

孟淑听说,生气地对邻居埋怨说:“还说我弟在外面有威望,其实威望个屁。别人杀了他外甥,竟连凶手也抓不到?你说气不气?”

邻居闻之,出了一个馊主意,对孟淑说:“你将你儿的尸体,先不要下葬,而要抛在大路上,放上几天几夜。他舅舅听说后,保证有所行动。”

有人见之,前来告诉孟,说:“这是来羞辱您的。”孟闻言,这才引起重视,暗中派人,打听凶手下落。

陈蛮躲在外地,清楚地知道,孟是邓葛的姐夫,而且是说一不二的厉害角色。还清楚地知道,孟的朋友,无处不有。

无论躲在哪里,即使是天涯海角,只要孟动朋友来找,都会被找到。若是抗拒,非死即伤。

想罢,无可奈何之下,陈蛮只得回来,跪在孟面前,负荆请罪。将事情原委,如实告诉,任凭处置。

陈蛮原本以为,孟会大怒。谁料孟闻言,却出乎意料的平静。

孟将陈蛮扶了起来,说:“陈蛮,你快快起来,你是无过错的。却是我外甥,先冒犯你。他确实是该杀。”

说罢,就把陈蛮放了。

孟叫人收尸,葬了外甥。

这事就算过去,孟不再追究。陈蛮受到震动,奋图强,一改游手好闲的习惯,一门心思家业,后来成为了陈氏家族的带头人。

孟维护正义,而不护邪恶,即使是外甥也如此。这样的高风亮节,迅传遍四方。

当时,众人闻之,皆为敬重,乐于追随。平时孟出出进进,无论走到哪里,皆投以敬佩之眼光。

然而,有一个汉子,名叫高缉,与众不同。在路上,碰见孟,不是像其他人那样,对孟仰视,而是以傲慢眼神,视之。

孟觉得很奇怪,叫人去问原因。

高缉说:“孟算老几,凭啥我要尊敬他?”

来人听罢,回来对孟说:“那个人叫高缉,他对您不敬。不如把他杀了。”

孟急忙阻止,说:“人总是要讲理的。我被人尊敬,是因德行高。高缉对我不敬,因我德行低。所以,不能怪高缉,而只能怪我。因此而杀了他,那是没道理的。”

当时,按朝廷规定:百姓服兵役,交替进行,每月至少轮换一次,叫“卒更”。若不愿服的,可雇用他人替之。但每月要支付佣金五百两银子,名曰“践更”。

孟暗中至衙门,嘱咐掌管徭役之尉吏,说:“高缉是我要关照的人,轮到其当差时,我出银子,把他先免了罢。”

说罢,拿出五百两银子,叫人这次顶替。此后,每到派差时,孟总是拿出五百两银子,官府都免了高缉之兵役。

高缉奇之,找到尉吏,查问其故。才知,原来是孟,使他脱免。于是,深为佩服,赶紧跑到孟家里,跪谢不起。

受孟影响,高缉变了。变得谦虚,德行变得高尚。后来成为高氏家族中德高望重的带头人。

这事一传开,那些仰慕者,更加敬佩孟。

当时,城里有两户人家,都姓何,本是同一个家族,原先较为和睦。

后来,因为攀比原因,互相仇视,而且结怨甚深。有贤良者,以和为重,从中调解,不下数十次。

然而,调解不成,皆无结果。

有人把此事,告诉孟。孟闻之,亲自出面。趁着夜色,分别登门造访。见到了那对仇家,叙说道理。

两个仇家听罢,看在孟的面子上,和好如初。

孟心想,城中贤者,多次调解,皆不听从。今日听罢我的话,彼此和好。既是我的荣幸,也是离不开原来调解的基础。

今若否定别人,而肯定自己,从中夺他人之好,就是无德之举。

应该如何是好呢?自己只能充当幕后英雄,默默无闻,不必伸张,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想罢,临行时,嘱咐说:“你们既然已和解,暂时不要听我的话。”

何家人不解地问:“为啥?”

孟说:“功劳应算在他们头上,我只不过做了该做的事。等我离开以后,明日还是由贤者从中调解。你们就听其劝,握手言和。”

何家人将孟送出门,孟又叮嘱说:“千万别提及我来劝和过。”

说罢,趁着夜晚,悄悄离开,不让外人知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