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十八章 有暴雨袭来(第1页)

燃文书库,最快更新红尘问剑!

黎明初升,十大名门宗派之一的太武山下,几辆马车已经整装待,这几天被交代万万不可私自下山的袁宿,第一时间围着装有兽皮的车去查看了一番,现几天未见的兽皮毫无损,喜上眉头。

6乘风几位老道长带着各自侍剑道童,送师父下山,送秦公子一行人远行。

黄伯奚在6乘风几位老道长跟前交代了自己离山后山上该一切照旧,开山迎香客,修道悟天理,每周天龙象湖敬先人,一样不能少。

各位道长没有去问阎王阁的事宜,大概知道眼前这位英气的公子走后,阎王阁也不会来袭了,齐声恭敬道:“弟子谨遵师命。”

临别之际,小道童刘守一依依不舍的递出太武剑,奶声奶气的问道:“师父,啥时候再回来啊,”老道脸上尽显宠溺,伸手接剑后抚须抬头,出神的看向这座独得一方灵气的太武山,见太武宫顶百鹤伫立,不嘶鸣,不盘旋,高挂屋顶,如高人俯视眼下那万里山河。

老道语气平淡的说道:“或许一个月,或许两个月,或许,会更久。”

小道童生气嘟嘴,心想居然还要等这么久。

师父初次下山时自己无拘无束在山上各处捡山楂追野兔,只是这般游戏早已玩腻,想着师父回来了自己也可以静下心来好好修道,不曾想师父才回来没几天,剑术道理半个字没教就又要走了,而且归期遥远。

小道童忍不住眼角似藏沙,抬手去揉,止住了眼泪,止不住话语,问道:“师父,为什么一定要送这位公子去金陵呀?”

黄伯奚弯下身去,捏了捏小道童白净的小脸,慈祥道:“这一路啊,即是送人,也是修道,等为师再回来,能教你更多,不好吗?”

小道童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只觉得师父下次回来时还能变的更厉害。

听曹轻侯说过,从太武山至金陵往多了数也就大半个月的路程,秦萧楚知道老道长这番话的深层含义。

这条路,不好走。

秦萧楚携曹轻侯几人微微弯腰,朝几位道长作揖示意感激,也为这趟上山下山之行画上句号,转身走向早已停靠在侧的马车。

马车迎着太武湖面吹袭而来的秋风,向秦岭赶去。

山下道长道童始终注视车队远去,几天前,他们也是这般注视,注视着他们的归来。

6乘风座下道童刘不二蹑手蹑脚走近大师兄刘守一,轻声说道:“师兄,师祖走了,我们上山去吧。”

刘守一无动于衷不答话。

刘不二急了,低声咕哝道:“师兄,你说了要教不二《太武真经》的。”

刘守一显然听到二师弟的细细碎语,只是目不转睛,“等师父回山了,师兄再教。”

刘不二不信,缩着个脑袋试探的问道:“说话算数?”

“师兄骗过你吗?”

刘不二眉开眼笑,望着车队离去后卷起的尘土,痴痴地说道:“师祖早些回来吧。”

封山数日的太武山,在车队缓缓离开之后宣布重新开山。香客不问封山缘故,只顾接踵而至,烧香求缘求财求福。迎客峰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太武宫前6放歌的巨像之下,再现人头攒动的繁华景致,山上道士不寂寞。

车轱辘声音掩盖不住秦萧楚这辆马车内传来青婵清脆的读书声。

青婵手中正捧着那本页写有‘游历侠士必备’几字的《风土集》,读着作书先生或是道听途说或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故事、寓言,每至深意处,秦萧楚总让青婵多读几遍,青婵也不厌烦,反而乐在其中。

青婵靠在车窗旁,有板有眼的说道:“公子,书中说从太武山去往金陵,必定要往秦岭去,从秦岭东边进关中、过中原、抵江南,最终才是东海之滨的金陵,也不知多久才能到。”

秦萧楚拉开车窗珠帘,看着窗外流转的风景,单臂懒散的搭在窗檐上,面带微笑地说着:“挺羡慕这位作书人,”并不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青婵将读到的页码用一片树叶夹着,算是做个记号,随后合上这本《风土集》轻放在一侧,眨巴着如珠双眸,似虚心求教的私塾孩童,问道:“公子,为什么?”

秦萧楚细眯双眼,感怀道:“因为他路过,看过,写过,给后人留下了东西。”

“作书先生不都这样?”

“所以都不简单。”

面对这番说辞,青婵无言反驳,嘟着嘴不服气的说道:“公子,你以前不这样的。”

秦萧楚怪笑着:“我以前怎样的啊?”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