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3章 偶遇昆德拉 结伴上秋露(第1页)

伏衍闻言无奈摇头道:“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真不知道是什么驱使他们这么做,这里是生养他们的祖国,有他们的父母、兄弟和妻儿;难道真的有什么比这些还重要么?”元玄则是毫不介意地笑道:“元一师弟,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人也没什么稀奇的。毕竟这些人只是少数,翻不起什么浪花。刚才那老头说了那么多,不是也没人附和他么。”

伏衍却是担忧道:“此地乃是当初戚家军战斗过的地方,而且有不少戚家军后裔在此定居,自然对于自己的先祖极为维护;而且这里交通便利、信息达,人们相对来说更具分辨能力,对读书人没有那么敬畏;若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有些所谓的读书人、见过世面的老者几乎被奉若神明;若是被有心人利用,如此挑唆一番,后果不堪设想!”

元玄听了伏衍的话若有所思,低头不语。元和则是别有深意道:“元一师弟不必过于担忧。老道始终相信,这世间邪不压正。只要我华夏能够沿着先辈的沧桑正道而行,那些宵小之辈不过是螳臂当车;只要我华夏越来越好,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自然也就没有人相信那些挑唆的话了。”

伏衍自是听出元和话里的意味,不禁摇头苦笑,暗道:“自己虽为皇子,可是最是讨厌宫中与朝堂上那些勾心斗角;远在江湖的自己又能为这天下百姓做些什么呢?”众人见状也不再多言,吃完饭便各自回房休息了。

翌日清晨,众人经过一夜休整,一扫多日赶路的疲乏,神采奕奕的再次踏上旅程。本来打算在海疆城停留一日,可是却闹出了与倭国使团的事;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只得继续赶路。

一行人一路往北疾驰,唐云轩不禁眉头微皱道:“看来有些人还是贼心不死啊!”众人闻言略带疑惑地看向唐云轩,元和却是一怔,而后低声道:“唐老,你是说有人跟踪我们?”唐云轩微微颔。

元玄急道:“唐老,人在哪里?我去将他们捉来问个究竟!”唐云轩闻言笑道:“小娃娃切莫心急,那些人的实力不是你能应对得了的;若非他们散出若有若无的敌意,我也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元和自语道:“他们会是谁的人呢?血剑门还是倭国使团。”伏衍苦笑道:“这一路还真是不太平!不管他们是谁的人,既然敢如此行事,必是有所依仗;若是生冲突对我们不利,还是抓紧赶路为妙。”

元和闻言道:“不错,等到了秋露山庄地界,可就由不得他们如此放肆了!”元玄疑惑道:“师兄,我们武当与秋露山庄还有渊源?我怎么不知道?”元和则是瞥向伏衍笑道:“以前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不用多问,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元和一番话弄得武当众人一头雾水,但也没有继续追问;伏衍跟唐云轩自然明白元和此话何意,不过二人当然也不会解释什么。

知道暗中有人觊觎,伏衍一行人也不敢在途中多做停留;终于是在第三日清晨赶到朝露城。这朝露城依山傍海,雄伟程度比之海疆城有过之而无不及,不愧为东海第一大城。

伏衍一行人刚一进城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街道两旁错落有致的建筑,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夹杂着叫卖声与吆喝声,满是人间烟火气。伏衍惊叹道:“这繁华程度比之九龙城也不遑多让了吧!”元玄疑惑地看向伏衍,说道:“你不是说第一次出蜀历练么?什么时候还去过九龙城?”

伏衍闻言一怔,而后赶忙解释道:“我哪里去过九龙城,以前听老唐跟我吹牛的时候说过;我不过是感慨一下罢了!”唐云轩则是撇撇嘴,暗道:“自己差点说漏嘴也就罢了,啥事都往老子身上编排;看来得找个时间跟这个臭小子练练,越来越不拿我当回事了!”

元玄不疑有他,扑哧一笑,而后揶揄道:“嘁!我还以为你真去过九龙城呢,弄半天你也是道听途说。”听元玄如此说,伏衍总算是放下心来。而后元玄和一众武当弟子的注意力也被这街上形形色色的人所吸引。

不多时,元玄拉了一把伏衍惊奇道:“唉!元一师弟,你看那里有番邦人!居然是金头蓝眼睛,鼻子还那么大!”元一则是无奈地摇摇头,而后正色道:“元玄师兄,大庭广众之下对别人评头论足是不礼貌的;对番邦友人,我们应该以礼相待,不能失了我们礼仪之邦该有的礼数。”

元玄知道自己失言,尴尬道:“我只是一时好奇,没有恶意。”而后似乎想到什么,接着笑道:“元一师弟,我可就是动嘴说说而已;你前两日还对‘番邦友人’动手了呢!”元一斜睨着元玄道:“这能混为一谈么?那些人罔顾历史,信口胡言;对先辈犯下的罪行不仅不忏悔,还颠倒黑白。这样的人我自然无需以礼相待。而眼前这些番邦人并未表现出对我华夏有何敌意,我们自然不能先失了礼数。”

元玄无奈道:“算你说的有些道理。”而后径直走向那几位番邦人。元玄的大嗓门早已经引起那几个番邦人的注意,只是见伏衍在与其争论便没有急于上前。此时见到向他们走过来的元玄几人有些诧异,不知道元玄想要做什么。

元玄来到几人近前也不管人家听不听得懂华夏语,拱了拱手不卑不亢道:“刚刚言语多有冒犯,还请几位见谅。”为的一位番邦老者闻言,莞尔一笑,而后用有些蹩脚的华夏语回道:“小道长言重了,我能理解您第一次见到我们好奇的心情,冲着您的坦率跟勇气,我代表他们接受您的歉意。”而后亦是一手抚胸微微颔还礼。番邦老者身边几人也是面带笑意,表示并没有介意。元和见状不禁微笑颔,心道:“知错能改,勇于承担后果;仅此两点,以后武当在元玄的带领下便不会差到哪里;更何况其心性比之伏衍虽然稍有不足,但是也不能掩盖他同样卓绝的武道天赋!”

元玄与番邦老者交谈间,伏衍几人也是来到近前,拱手一礼。番邦老者微微躬身道:“看到两位小道长,我便理解了,为何华夏能如此快地展壮大;有少年如虎,国家何愁不能屹立世界之巅,号令十方!”

伏衍拱手道:“老人家谬赞了,我们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思虑片刻后,又接着道:“至于您说的屹立世界之巅,号令十方的观点,我却不敢苟同;任何国家民族都想屹立世界之巅,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我华夏却从不曾号令十方。您这一口流利的华夏语,便说明您对华夏文化历史是有一定了解的;您应该知道,我华夏文化最大的特点便是包容,求同存异;以前如此,以后也不会变,这是血脉、文化传承决定的。我想以后的华夏也会尊崇先辈的遗志,与所有热爱和平的人共同展,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闻言,周围的人皆是投来惊讶的目光,无不赞叹,一个少年道士竟有这般见地。番邦老者眸光大盛,而后笑着躬身道:“中国有句古话叫‘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日能认识小道长,便是不虚此行了。我叫昆德拉,还未请教诸位。”

伏衍微微一笑,暗道:“这老头还挺上道,若是遇到一个思想不开明的,免不了还得多费一番口舌。”而后赶忙给昆德拉介绍了一下自己一行人。昆德拉惊喜道:“我对华夏的道家文化非常喜欢,久闻武当盛名;今日一见,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失敬,失敬!”

一番寒暄后得知,昆德拉一行人是来自弗兰基的商人,往来西方与华夏之间,做些瓷器、丝绸贸易的生意。昆德拉与伏衍更是相见恨晚,不停地请教一些关于华夏道家文化有关的知识;盛情邀请之下,众人只好与昆德拉一行人一起吃了个午饭。

此行对昆德拉来说,算得上是获益匪浅,对其晚年写出享誉世界的《不能承受生命之轻》影响甚大,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众人吃过午饭,闲聊时得知对方要去往城外龙栖山上的秋露山庄;不由得又是一阵欣喜,一行人继续结伴而行。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