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2节(第1页)

她说的轻巧,可王氏又怎能完全放下心来?

一眼瞥见幼妹,宋清兮冲她招一招手:“兰兰,你也不是小孩子了。我去边关,家里的事,你可要多操心了。”

宋净兰本来还好,听长姐这么一说,顿时眼眶发酸,泪水有决堤之势:“真的非要到边关去吗?其实也可以不在意那些闲言碎语……”

宋清兮沉默了一瞬:“必须去。”

她前去边关,并不是为了逃避闲言碎语,而是另有原因,但这些并没有必要给幼妹知道。告诉家人,只是让他们白白担心罢了。

宋净兰排行最小,素来最听长兄长姐的话,虽然不解,却也没有询问具体缘由,只应了声是。

次日天不亮,宋清兮就要出门了。

临走之际,她将妹妹带至一边,细细叮嘱:“在家里要孝敬母亲,但不要事事都依着母亲来。尤其是庄子那边……”

“啊?”宋净兰微惊,“二姐姐吗?”

她知道二姐姐被送到了庄子上,由长姐找的严厉嬷嬷亲自教导。

却听长姐说道:“我走之后,你多上点心。别让母亲因为怜惜你二姐姐,早早接她回来,至少得等她彻底改了心性。”

宋净兰点了点头:“我记下了。”略一思忖,她又补充一句:“放心吧,还有大哥在呢,大哥也会拦着呢。”

“嗯。”宋清兮抬手摸了摸妹妹的头顶,“照顾好自己。”随即进了马车的车厢,不再回头。

宋净兰告了假,虽然赶去皇宫还来得及,但看着眼睛红肿的母亲,她干脆留下来,陪母亲说话,宽慰母亲。

过得许久,王氏的心情才稍微好转了一些。

同伴不在,宫里的六公主有些兴致缺缺。休息之际,她干脆同韩女傅闲话起来:“女傅,女傅,你跟我说一说民间的乞巧吧?”

今日是七夕,民间称之为乞巧节。六公主难免好奇一些。

韩濯缨虽然不擅女红针黹,不是手巧的姑娘,但对于乞巧节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她在记忆中搜寻了一下,试着向公主介绍:“各地风俗略有不同,京城是怎么样的,我不太清楚。不过在边关的时候,每到七月初七的晚上,大家都会在院子里摆些瓜果,对月祷告,祈求能有一双巧手。”

“怎么祈求?”六公主甚是好奇,又伸手细细看了看自己纤细的手。

“对月穿针,如果一下子就把线穿进针孔了,那就说明有一双巧手。如果没穿进去,就说明手不巧。”

六公主眨了眨眼:“那也不一定,可能没穿过去是因为眼睛不好使呢。这是……手有余而眼不足。”

韩濯缨一怔,继而轻笑出声:“公主说的是,不过是个习俗罢了。”

她在边关时,也曾乞巧过,一下子就穿针成功,可她手也并不巧啊。做不好衣衫也就罢了,连最简单的荷包都缝不好。

一想到荷包,韩濯缨不由地就想到太子殿下,想到他当日表明心迹时说的那番话。

他让她不要逃避,不要躲他。可事实上,他们已经有数日未见了,也不全是她躲他。

韩濯缨心中一凛,很快回过神来,努力驱走心里杂念。

反正她又没想着嫁进东宫去,老想这些做什么呢?

不应该想的。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韩濯缨认真教导公主之余,自己也在一旁练武。

果真人忙碌起来以后,就不再胡思乱想了。

傍晚回到家中,韩濯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沐浴更衣。

而翠珠则早早将瓜果摆在院中,又准备乞巧用具。

虽说两人都不算手巧,也不经常做女红。但过个节、应个景,还是很有必要的。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