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五章 抓拿王伦(第1页)

宋江见吴用不但获得众人的称赞,还得到赵大人的青睐。

心里既替吴用高兴,又为自己慧眼识人感到自豪。

同时,内心深处,也有一种失落的感觉。

退到一边的王伦,没有想到吴用的第二诗,竟然比第一更引起轰动。

自己本来想借刁难吴用,让对方出丑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威望。

没想到弄巧成拙。

这一下,不但没有让对方出丑,相反的,更成全了对方,让他一日成名。

出丑的,反而是自己。

眼前这个衣着陈旧,貌不惊人的教书匠,从今日起,就将名扬四海。

甚至步入官场,从此官运亨通。

很有可能,还会成为自己的父母官。

想到这里,本就心胸狭隘的王伦,脑洞一阵热。

禁不住胸中那口恶气,突然提笔,在纸上写下黄巢的那《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写完后,王伦还不解气,竟然又大声朗诵起来。

北宋不想现代,信息传播快,前一天生的事情,第二天满城皆知。

北宋时期,因为奉行宋太祖赵匡胤重文轻武的祖训,文人地位提高,读书之风盛行。

一时涌现出诸多文人雅士,创作了许多流传后世的经典诗词。

但因为古代信息匮乏,对前朝名人的作品,都是靠从前人留下来的手抄本中获得,数量很少。

黄巢的《不第后赋菊》,虽然得以流传后世,但因为黄巢是叛军领,在唐、宋时期,他的诗是被禁止流传。

抄写、朗诵叛军领诗词者,视同谋反,按律当被处斩。

所以,黄巢的诗,虽然在现代很着名,但在北宋时期,因为被禁止流传,却是少有人知道。

所以,王伦一朗诵,众人先是一怔,随即,许多不明真相的人,便大声叫好。

但从现代穿越过来的吴用,心里却很清楚。

虽然同样是文抄公,可吴用抄的是后世之人的大作,在北宋,永远不用担心会被人穿帮。

王伦则不同,他不但是抄袭前人的作品,容易穿帮,被人现,还一时大脑热,抄袭唐朝叛军领的反诗。

这简直就是在作死。

此刻,在座之人,皆都听出,此诗内含杀气。

有几位年龄较大者,隐隐约约感觉,此诗颇有一股造反者气势,似曾相识。

只是一时想不起来。

吴用看了下赵仲,现对方正皱着眉头。

低头沉思。以赵仲的才华和见识,本应知道这是黄巢的反诗。

但因为此诗在前朝时,就已被禁读。

赵仲虽然以前有看过,但身为皇家子弟,从小受到的都是正统的教育,严格遵循祖宗戒律,不去看不当看之书。

所以,听到王伦的朗诵后,虽然感觉耳熟,但一时却又想不起来,是在哪里看过?

但大脑中却明显感觉出,这诗里面,透射出一股浓浓的杀气,明显带着反骨。

吴用见状,走近王伦,小声道“这是黄巢的反诗,你想被杀头?”

王伦浑身一颤,大脑轰的一下,差点爆开。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