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3页(第1页)

且她相信,若是自己到时真的不愿出嫁,她也有能力达到自己的目的,虽然过程有些艰难。

她将目光重新放在三哥身上,嗯,有三哥在前面挡着,她觉得自己的日子将会轻松很多。

她看着三哥成熟俊美的脸上在听到阿娘的强制命令后,有些不情愿的点了点头:“儿子知道了,到时会护送妹妹们前去的。”

沈长映知道若是自己不同意淑惠长公主的提议,到时他相信阿娘一定会让人将他绑过去的,这事他阿娘不只干过一回。比起成婚,他还是更喜欢和那些案件在一起。

淑惠长公主在听到次子的回话后,脸色稍齐,又看向旁边坐在一起的长子长媳,总算觉得欣慰了几分。长子和长媳成婚两年多,很是恩爱,一年前,更是生下了长孙,想起现在的时辰,她便对着两人道:“这个时辰,阿导也该醒了,你们便回去吧。”阿导便是梁国公府的嫡长孙,沈长冀和乔氏一周岁多点的嫡长子。

听到淑惠长公主的话,沈长冀便带着妻子告辞了。

而坐在下方的沈皎和沈长映互相对视一眼,同时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为了不被淑惠长公主再次想起,两人赶紧一同从椅子上起身对着上首的父母告辞。理由都是现成的,而且是真实的,一个忙于公务,一个忙于学业。

淑惠长公主知道次子和幼女除了是在躲避自己,也是真的有事,便也不再留二人。

除了正院后,沈皎和三哥道别后,便往自己的琼华院走去。回到院子清洗一番后,便进入书房中,开始认真地完成自己的课业。这些年,她能感受到老师张博钧对自己的倾囊相授,而且,在自己开始学史后,要求也更加严格。而自己的皇舅舅天和帝对她也越来越重视,不只是让暗彦经常来给自己讲解朝局中的最新见闻,也时时考问自己的学业,有时也会问她几个不太重要的朝堂之事的看法,她知道自己在一点点地迈向自己的目标。

完成功课后,沈皎在坐在椅子上,思索着近几日暗彦给自己讲解地事情,只是最近好像除了开恩科外,似乎并没有其余的大事。不过,这也是应该,单单这三年一次的春闱会试,就已经够满朝上下争论的了。她想,明日天和帝对自己的考问,肯定要提及一些会试之事,现在她需要好好准备一下了。

同时,卫家静远院的书房中,卫赜也坐在桌前椅子上,看着桌子上的一些游记,一动不动,似乎在沉思些什么,温和的气质被冷淡清冷所取代,表情严肃而认真。

许久,嘴角勾出浅浅的弧度,眼中泛着点点笑意,周身的气质也变回原来的样子,对着身边的侍从吩咐道:“阿默,将这几本游记明日给郡主送去。”

“是。”

问话

紫宸宫中,淡雅的龙涎香弥漫在殿中,静谧安静。

天和帝坐在龙椅上正看着眼前的文章,一双威严的双目严肃而深邃,随着时间的推移,眼底闪过一丝赞赏和满意。

“这篇策论写得不错,最近的长进很大。”天和帝看完后,对下方坐着的少女温和的说道。

沈皎听到天和帝肯定的话语,赶紧笑着回道:“谢皇舅舅夸赞。”她觉得自己心中舒了口气,今日的这篇文章是三日前天和帝让暗彦布置给她的课业。虽然这样的事情,在最近几年经常发生,但每次她都是构思好久,拿出所有的知识郑重以待。

每次将文章交给天和帝时,她的内心都无比的紧张和害怕。

她害怕自己的文章会让天和帝对她感到失望,长此以往,眼前的帝王就会对她的看重就会越来越少。这样的结果,她觉得自己接受不了。

所幸,她付出的努力终究是有回报的。

天和帝看着眼前面容姣好的少女,虽然身子看着有些单薄,但并不像闺阁女儿般有着一种柔弱的美丽,而是有一种士子般的文雅之气。

看到这样的外甥女,天和帝想起五年前女孩回京时的娇憨可爱,天真柔弱,一个完完全全被娇宠着长大的无忧无虑的小姑娘的样子,如今,看着女孩身上的这些痕迹全都消失不见,他不禁有些恍惚,他如今都有些想不起来女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

不过,这样女孩如今的样子,才是他所期望的。

天和帝看着下方的少女越来越满意,这些年来她基本从未让他失望过,有时还会给他带来一些惊喜,他现在越来越相信国师当初的批命了。

“最近朝堂上的事情,暗彦也都和你讲清楚了。”天和帝考教完女孩的学业,又开始考问其对朝局的认知。

“元嘉清楚,如今朝堂上下都在为开科取士准备。”沈皎知道,今日的重点来了,她将心神全部放在应答上:“如今,朝堂上正为这次春闱的总裁所争论不休。”

在大齐,春闱由礼部负责,所以又称“礼闱”,主考官称之为总裁。她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听到这个称呼时,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实在是前世看多了网文,她总有种跳戏的感觉。

虽然春闱由礼部负责,但主考官却不是出自礼部,而是由皇帝亲自任命两名除阁臣外的三品以上大员负责。

但就这二人的人选,却迟迟决定不了,朝堂上已经为此争论半个月了,依旧没有定论。不只是这次,其实每次会试的主考官都是朝中都是如此争论不休。

主考官会被贡士们称之为座师,单一“师”字,就足以看出其的地位了。正如进士称自己为天子门生一样,这些贡士也是其座师的弟子。所以每一任的主考官都会收入一大批门生,依照大齐的会试录取名额,这些门生大概会在三百人左右。

如果一个人有三百个入朝为官门生,其日后的影响力就可见一般了。不说其它,只这一点好处,历代的主考官便都是朝中大臣争相抢夺的位置。但要选出这二位主考官,却要考虑地太多,地域出身,户类,年龄,官职,派别等太多的因素,所以,这二人迟迟决定不了。

沈皎正思考着,天和帝威严的声音便想了起来,“不错,如今朝堂上为此事争得厉害。”说道这,天和帝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流露出几分不喜。

“你觉得这人选定谁比较好”天和帝挑眉问眼前的女孩。

沈皎在听到这句问话后,心中一震,她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天和帝今日考教的会是这个问题。

她抬眼望去,发现龙椅上的天和帝神色自然无比,刚才的语气也如平常与自己说话一般,温和自然,仿佛是在问一个无关紧要的小事一样。

但她却不敢大意,收拾好被震到的心神,脑中飞速的运转起来,思考起朝中适宜的官员来。她应该庆幸,自己这些年对朝局所下的功夫不少和昨日准备的充分。

在沉吟片刻后,沈皎语气郑重的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元嘉有三个人选,太傅杨知节杨老大人,御史中丞许济许大人,和礼部尚书苏弘苏大人。”只是天和帝这么多年来,对自己提过的最大的问题了,由不得她不郑重以待。她有预感,她若是在这个问题上能让天和帝满意,她会离自己的目的近上一大步。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