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页(第1页)

  之所在,也肯定是朱元璋的最高理想、出点与目的地。

  朱元璋对帝国底部形态的塑造,在其思想最深处,显然包含了对皇家利益最大化———

  帝国长治久安,皇家万世一统的深切追求。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很快就会看到,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朱元璋所作的努力称得上

  是不遗余力。

  先,实现皇家利益的最大化,问题并不仅仅出在农民身上。还有比他们更重要的社

  会力量需要关注。这更重要的社会力量,由帝国的另外两个阶层构成。只有像搞定农民一

  样搞定了这两个阶层,高高在上的皇帝才能够将自己的阳光雨露洒向人间的芸芸众生,从

  而真正实现皇家利益的最大化。

  相对于生活在社会底部的农民,我们姑且把这两个阶层称呼为帝国的中部社会与上部

  社会。

  所谓帝国中部社会,指的是传统上所说的士绅阶级,包括了城乡豪门富户、地主,和

  享有一定帝国特权的读书人。而所谓帝国的上部社会,则指的是占有了国家权力、社会公

  器的贵族及各级政府文武官员。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些阶层之间关系复杂。譬如,官僚退休———当时的术语叫做&1dquo;致

  仕”———回到家乡,就会变成当地的士绅,他们常常是真正的豪门富户;而士绅和读书人,

  经过荐举或者科举考试,经常一变而为官僚。假如他们触犯了皇帝或法律,可能沦入社会

  最底层;而底部社会的农民,又有可能经过寒窗苦读,进入士绅阶层,甚至成为官僚贵族

  皇亲国戚。由此可以知道,帝国内部存在着一种以皇权为中心的流动。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帝国社会结构是一个标准的金字塔状结构,广大的底部是农民,

  向上逐层缩小,依次为士绅,官僚,金字塔的顶部是皇亲国戚勋贵,塔尖上坐着半是神格

  半是人格的皇帝。在这个结构里,至少在人们有效地改变了自己的身份之前,各个阶层之

  间一级压一级的等级就像我们一眼看上去那样分明而森严。

  显然,这里的每个阶层都有他们各自需要追求最大化的利益,这是导致帝国内部充满

  冲突与搏杀的根源。

  一般说来,生活在社会底部的人们,其利益诉求最简单,也最容易满足。有人曾经把

  他们比喻成马铃薯,从里到外都很相似,彼此间却没有什么关系。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大

  家都是土豆,然后被装进帝国这个大麻袋里,仰望着赐给他们阳光雨露的皇帝。他们追求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