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章 口喻(第1页)

说完冷笑了声,靖边侯就又咬牙切齿说

“我没阉了那小子,已经算他运气了。若陛下非让我送回去的话,我可不敢保证,接下来会生什么事。”

怀时……

你们全是爷,只我是孙子。怀时能有什么办法?只能“嗒嗒”跑回去,给应祥帝回信。

庆祥帝已经移驾偏殿,一堆的宫女太监,正往上摆午膳呢。

怀时进去,将靖边侯临走说的话,跟庆祥帝学了,完就躬身问

“还请陛下示下,那东西该如何处理?”

这时候,庆祥帝已经听说了,太子在宫门口,与靖边侯说话的事情。

而且也从嬷嬷哪儿知道,杨安业与朱清盈两个,疑似中了催情香。

听了怀时的话后,庆祥帝半晌不语,最后重重哼了声“都当朕好说话呢!”

也不知庆祥帝这话,说得是谁,怀时缩着脖子,也不敢搭话。

庆祥帝烦躁地拿起筷子,摆手说

“圣旨不是拟好了?跟着一起送回兴平伯府吧。再给传道口喻!”总不能专门护送回去,可给那两长脸了。

听完庆祥帝下的口喻,怀时能怎么办,也只能是饿着肚子,亲自跑一趟。

才到门口,怀时就又被庆祥帝喊了回来,庆祥帝夹了个鸭舌放到嘴里,语气淡淡地说

“有人的舌头,要是不知道怎么用,想来也可以用来吃了。”

怀时……

别看庆祥帝长得跟个面团似的,踩着兄弟的血登上皇位的,哪一个不是杀伐果断的?

怀时拿了写好的圣旨,并点了两个小太监跟他,又点了四个太监扛麻袋,便就直出了宫门。

怀时上马车,小太监将麻袋往车后一扔,一路往兴平伯府去了。

兴平伯府此时一片混乱,客人都散个差不多了,也只有朱家的人还在。

兴平伯夫人像疯了似的,揪着朱清盈的母亲不放

“你说,你当初怎么答应我的?啊,他们……”

朱家可是典型的那种朝为田舍郎,夕登天子堂的读书人家,别说往前倒三代,便就朱老夫人的祖父,就是个佃农,连土地都没有。

家里哥兄弟五个,就朱老夫人的爹朱二郎,用功读书,一路考中进士。

朱二郎不单读书好,人情事故也很好,很会钻营的同时,并没忘了提携家里的子侄兄弟。

然后费尽心机的,将女儿嫁进了兴平伯家里,朱家才算在京城站稳了脚跟。

而这位朱夫人,也想走当年朱二郎走的那条路,嘴上答应得好,背地里,没少给女儿出主意。

虽然事情现在闹成这样,但朱夫人却忍不住美滋滋地想,好好运作一番的话,正妻也不见得就没希望。

本来她们最先打算的,也是妾位。

但经过程绣锦的一顿神操作,杨安业的名声,也算是臭名远扬,本也娶不到什么好人家的姑娘了。

朱家靠着科考出头,此时却也没落了,若错失了兴平伯府的公子,其实也找不到更好的?

朱夫人一面给兴平伯夫人道歉,一面却说道

“事情已经这样了,伯夫人再埋怨我们也没有用了不是?不若想想怎么解决吧。我们家清盈好好一个姑娘,被……”

没等朱夫人说完话,兴平伯夫人就跟一只,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立马炸毛,破口大骂

“你要说什么?一个破落户,也敢打我儿主意?做你们的……”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