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8节(第1页)

明珠瞄一眼索额图,内心冷笑。

索额图黑着脸看他一眼,也在心里冷笑。

他们两个,一个在国家大事的总方向上把握得住,紧跟皇上的脚步;一个在琢磨皇上的心思方面自认从不出错,又是太子的母家当家人。

明珠认为:册封了太子又如何?关键时候,七岁的太子还不如三岁的保康阿哥能顶事。

索额图认为:太子就是太子,不管是大阿哥还是保康阿哥,在大义名分面前,能奈何?

其他的大臣们有的担心皇上的病情;有的挂念黄河水患,百姓苦难;有的急于请战,领兵出征;有的担心乾清宫的保康阿哥这番机遇是福是祸。

裕亲王领着五位大臣来到正殿,亲自宣读圣旨。不管是谁,不管有什么心思,都只能跪地接受。

皇上病了,暂时早朝停止……君臣同心,皇上积极养病,各位大臣安心地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索额图负责天花防疫事宜——索额图欣然答应,机会难得,当然是要多给太子刷威信和民心。

明珠远赴沿海和郑家人谈判招降——明珠欣然答应,这个时候负责和小琉球谈判,青史留名。

皇上还接受了靳辅的治水方法,只说暂时国库银子不足,多想办法先稳住黄河下游水患,尽可能地长远打算。

靳辅跪地谢恩,泪流满面。

皇上还任命施琅为水师提督,领兵攻打小琉球。

施琅没想到皇上真的会相信自己,浑身热血沸腾,接下圣旨的时候,虎目落泪。

他们都没想到,皇上得的是非常危险的疟病,或者说不敢去想。而其他大臣发现皇上将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也都不敢吱声,或者希望在皇上生病的时候好好表现……?

而他们的皇上?皇上安排好朝里的事情,开始有心思治病。

给他治病的太医们主要分成两派,一派,采用古法,保守治疗;一派坚持用西洋新药,金鸡纳霜。

可不管那一种方法,都不能保证百分百地治好皇上的病。

疟疾,又叫瘴病,民间叫“打摆子”。从远古的殷商时期,就有这种疾病的记载,可一直没有好的治疗办法。

《素问》中的《疟论》《刺疟论》等专篇,对疟疾的病因、病机、症状、针灸治法等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讨论。

《神农本草经》明确记载常山有治疟的功效。

《金匮要略·疟疾脉证并治》篇以蜀漆治疟,并在《内经》的基础上补充疟母这一病症。其治疟的药物则是白虎加桂枝汤和治疟母的鳖甲煎丸。

《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首先提出瘴疟的名称,并最先采用青蒿治疟。

…………

“一岁之间,长幼相若,或染时行,变成寒热,名曰疫疟。”人感染疟疾之后,一开始没有感觉,二十天左右的潜伏期后,发冷、发烧、出汗……中期:脾肿大、贫血、高热、头痛、呕吐……后期:昏迷、呼吸衰竭……

保守派太医们争论:该用针灸、常山,还是白虎加桂枝汤、还是青蒿来治疗……亦或者各种方法搭配着来治疗。

以王景明为首的激进派太医们争论:如果皇上答应用金鸡纳霜,该给皇上用多少药量?

保康只安静地听着,无声地打一个佛礼。

发现他汗阿玛又睡着了,他坐在他汗阿们的床边,右手里拨动师祖给他的那串佛珠,专心念佛。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包括他汗阿玛自己,都拒绝用金鸡纳霜,更何况是太医们?保康大体明白,不到最后,试用过所有的中医方法无效后,他汗阿玛是不会同意用金鸡纳霜的。

而所有的中医方法里面,青蒿最有效果,毕竟后世之人治疗疟病就是用青蒿素,可是,要在这个时代临时提炼出来青蒿素,保康也没有信心。

而且,在传统的药典描述中,对于“青蒿”的各种描述之间矛盾之处颇多,并且夹杂着作者大量的主观成分,说是青蒿,到底哪一种“蒿”,就是目前太医院的太医们也争论不休……

午时的时候,保康就在他汗阿玛的床边地毯上躺着睡了一个时辰,一直到他听到汗阿玛醒来的动静。

皇上也知道熊儿子天生比常人睡眠时间长,虽然也担心熊儿子这样的状态,可现在他也无力照顾。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