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8节(第2页)

寿宴上的血光之灾与陛下不问缘由的维护,还有颁下的那道人神共愤的圣旨,陛下屡屡反常的举动似乎都是因为那个人,如此说来,柔嘉为何在审讯问罪之前就被人暗中杀害的理由已经呼之欲出了。

可就在众臣犹豫不决,不知该如何上表之时,有军报发往丰京,继南境过后,另有地方战火又死。

不是大盛忌惮不已的北境塔羌部落,而是早已归顺的江南道。

江南节度使带头反叛,而举兵之人却是大盛曾经的三皇子,如今的楚王李缜,当战报发回丰京时,朝臣们才后知后觉地发现楚王府的人早已人去楼空,李缜身体残疾,在江山大定之后又偏安一隅,在这之前谁也没想到他还藏有这么大的野心。

江南道原本就是军事重地,其中的涠洲更

是古来兵家必争之地,有一山两关,十万驻军,这十万兵马并非都听从江南节度使一人,想要轻易动摇军心让他们为自己所用原本没有那么容易,他们本是这么想的。

然而叛军举旗的理由却让京城的人大为震惊。

李缜手中不仅握有大盛历代正统皇帝才会有的传国玉玺,还有先皇亲笔写下的传位诏书,李崇演在遗诏上交付江山的人并非当今圣上李绩,而是三皇子李缜。

李绩执掌政权以来从来没说过传国玉玺的事,朝臣只以为传国玉玺在此前两次宫变之中早已不见踪迹,没想到这东西竟然在李缜手中。

江南道起兵的事让丰京笼罩了一层阴霾,不管叛军兵力有多强盛,得位不正永远是皇帝最为忌惮的问题,如果不能尽快把江南叛军平复,消息一出,散遍天下,只会让更多心术不正野心勃勃的人随军造反,远在京城中的皇帝就会越危险。

因此近日早朝时大臣们都有些战战兢兢的,即便心中怀疑传国玉玺和遗诏的真伪,也不敢质疑陛下,人人都还紧张着自己的项上人头,可是一个人不说两个人不说,不代表所有人对皇位上之人都忠心耿耿,另有一些摇摆不定的,遮遮掩掩只会让心中怀疑做大……

“南境战事吃紧,剑南节度使张成玉不敌列勃连部的赫连珏,贲州已经吃下好几次败仗了,不知还能支撑到几时,本来剑南支援的兵马足够,可……”

空荡的衡元殿上阴云弥漫,众臣们低着头,气氛比之从前要沉寂许多,只有兵部尚书一个人絮絮说着,说到此时却忽然顿了顿,他偷偷抬头向上看看,犹豫不决。

“说。”李绩沉着脸,只有一个字。

兵部尚书一激灵,立马含胸低头,声音压得更沉了些:“可是江南道也燃起了战火,剑南腹背受敌,不敢把兵力全部押到贲州。”

李绩听完,身子向后靠了靠。

“京中分调派出的十万大军还有多久才能到。”

“回禀陛下,看行军速度,还有七日路程。”

李绩笑笑,手指按在桌案的奏章上:“江南本就有李缜的势力,他蛰伏到今天突然造反不足为奇,不过终究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

那模样,不像把李缜起

事的事情放在心上。

底下垂首沉默的陆十宴袖口似乎动了动。

“还有别的事上奏吗?”李绩见无人应声,视线在下面一扫。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如今南边战火纷飞,狼烟四起,最是火烧眉毛的时候,可陛下却云淡风轻,一点儿也不为南境战事发愁,倒显得他们有些小题大做了。

加之最近朝中散播的风言风语,陛下前后改变似乎都跟那个人脱不开关系,就更让人心生不满。

萧文石忽然出列,弓着身说道:“陛下,臣有一事进言。”

“说。”

“江南兵起,微臣在那边也有一些眼线,叛军举旗之后,似乎在帐中出现了……沈佑潜的身影。”

“什么!”

此话一出,殿中立马沸腾起来,沈佑潜的名字大家已经很久没听过了,可谁对此都不会陌生,众人只要动动脑子就能想到,一旦沈佑潜跟李缜联手,那剑南的处境就变得岌岌可危,江南叛军一定会竭尽全力攻打剑南,跟南域十三部联合,到时南境连成一片,他们再想一网打尽就困难了。

这绝不是他们想看到的。

李绩已经从椅背上离开,他坐得端正,审视着萧文石:“爱卿说的可属实?”

“千真万确,微臣敢以项上人头担保。”萧文石笃定道。

李绩眸色幽暗,手指在下颔上来回磨搓却并不说话,原本此起彼伏的小声嘀咕也渐渐平息下去,没人再交头接耳,心中的震动却没丝毫消减,就在这时,有个人忽然跪地,一副慷慨从容的模样,看着上面的李绩,高声道:“陛下,微臣斗胆向陛下请命,可否彻查大延余孽沈采萱身死狱中一案?”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