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8章 大秦可以灭但华夏族群不能灭(第1页)

第68章大秦可以灭,但华夏族群不能灭

巨鹿之战,章邯、王离的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四十万人覆灭,成就了一人之威名。

至此,大秦已再无抵抗之力。

只能任由那个年轻人长驱直入,纵横无敌。

更别提,还有一个痞子一般的男人,早已打到了咸阳附近的蓝田。

回天乏术!

真是天欲亡秦,乃战之罪也。

“梦中梦”里,作为灵魂体的秦始皇不由在想

若赵佗能率军来援,也不需全部五十万兵马,只需如王离一般率领二十万大军前来支援。

然后,与章邯、王离南北夹击这些六国余孽。

六十万大秦锐士击败这些六国宵小,岂不是手到擒来。

届时,我大秦焉有覆灭之理。

事实上,就算赵佗真的来援,大秦也不一定能赢。

只因——

庙堂之上,昏君在位——胡亥。

殿陛之间,奸佞弄权——赵高。

牢狱之内,忠臣死尽——蒙恬蒙毅兄弟,冯去疾冯劫叔侄。

姑且再算一位李斯。

朝堂上早已是一片乌烟瘴气。

章邯投降项羽,与朝中赵高弄权不无关系。

忠臣良将,不能尽其用。

奸佞谄媚之徒,不能尽祛。

焉有久存之理。

只不过,秦始皇下意识地忽略了这些问题。

赵高所提“新法家”中的一个思想,已经深刻影响到了秦始皇。

那便是“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君王昏聩,作为臣子应该尽力规劝,甚至以死强谏,此为臣之本分。

而春秋战国时期的“君不正则臣投外国,父不慈则子奔他乡”,则已被秦始皇摒弃。

赵高自是知道第二种说法才符合情理。

而且,正宗的“三纲五常”本就是

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

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

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

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

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

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