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章(第2页)

蓝玉的兵法,已被他学了个七七八八。

“此事,再议吧。”

朱元璋带有深意地看了眼朱棣。

后者心领神会,知道自己只要摒心静气,拿下大宁封地,大有希望!

“父皇,儿臣始终认为,十七弟更适合就藩大宁!”

朱标咬牙坚持。

身为太子,哪怕是兄弟,也不能坐视对方拥兵自重!

何况蓝玉时常提醒他,朱棣在北平并不安分。

朱元璋诧异地看向儿子,这是朱标罕有坚持自己的观点。

“标儿,你就这么看好老十七?”

儿孙众多的老朱,并不会关注一个庶出皇子。

朱标躬身行礼,“父皇明鉴!十七弟天资聪颖!儿臣比谁都清楚他的才能!”

“倘若辅以名师,以后定会成为我大明柱国之才!”

老朱在马皇后故去后,总是对大臣挥起屠刀。

朱标想尽办法,都劝说无果。

那时朱权只是提点了一句,“若是母后在世,定不忍看到父皇如此。”

正是这句话,使得老朱放下屠刀,让不少大臣得以活命。

也让朱标的仁爱之名,在大臣之间流传。

“呵!天资聪颖,谁知他是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秦王朱樉不满道:“大哥何故夸赞一个小辈?我们这些弟弟,才是您的中流砥柱!”

晋王朱棡笑道:“山东灾民千千万,大宁之地可不善耕种!”

“若十七弟能将灾民的事情解决了!我这个晋王,推荐他就藩大宁!”

朱棣摇头苦笑,看来秦王和晋王与自己心思一般。

都对大宁这块封地势在必得,绝不允许此地被年轻皇子染指。

再看朱植和朱栴,在台下压根不敢说话。

可见三位塞王的压迫感之强。

“你们这是在难为老十七!”

朱元璋打趣道:“若他真能解决灾民的问题,倒是给国库省了四十万两白银!”

话音刚落,就看到户部尚书杨靖急匆匆赶来。

“陛下,臣有事禀报!”

老朱不满道:“你不去处理赈灾之事,来朝堂作甚?”

杨靖额头冷汗直流,“回陛下!山东传来书信,有人打着太子殿下的旗号散粮!”

“临走之际,给官府留下了足够的余粮,还给百姓留下良种!”

“微臣得到消息后,便赶紧来报!旱灾已解,陛下可以收回四十万两了!”

什么!

有人解决了灾民问题?

要知道真正让老朱头疼的,便是济南、东平、东昌的灾民。

若是他们变成了流民,下一步就会引发民变。

太子朱标深吸一口气,能如此为自己扬名的人。

除了十七弟朱权外,他想不到其他人!

“父皇!此举定是十七弟所为!”

朱标一步跨出,躬身行礼道:“十七弟是就藩大宁的最好人选!”

晋王朱棡辩解道:“大哥,十七弟毕竟年幼……”

朱标冷笑道:“三弟刚才不是说,只要灾民问题解决,你就力荐十七弟去大宁么?”

朱棡心里苦,谁知灾民问题真被解决了!

不管是不是朱权所为,朱棡说过的话,都要作数。

正当众人争论之际,又有传令前来……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