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9章(第2页)

王瑜早就派人去西南打听过,听说其手段酷辣,颇有几分狠劲,为人虽也清正,但行事风格和杨公那样注重礼法的守成派完全不同,夏瑛属激进派,万事以大局为先,不拘小节。

朝堂上对其褒贬不一,有欣赏也有贬低,一度为其接掌景德而争吵不休,让皇帝大感头疼。如今他立下军令状来到景德镇,自然要干出一番实绩。

王瑜和夏瑛来往过几回,在夏瑛有意的无意透露下,多少对他接下来的打算有所了解。

这次梁佩秋带着任务过来,先是顺利交接了供奉瓷,待到夏瑛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她,她也没多少意外,只略顿片刻就接了过去。

夏瑛说:“这是重要文书,你且在这里看完,有什么想法尽管直言。出了县衙,就当什么都没看到过。”

梁佩秋点头称是,带着几分沉重而忐忑的心情打开文书,入目所及即是——“百采改革”四字。

往下是有关瓷业改革的细化条款,她逐一看过,不由心惊夏瑛来到景德镇不足一月,竟然对瓷业种种弊端了若指掌,提出的改革方向无一不切中要害。

这里头事关宦官利益的项目当然不少,只更多的还是瓷业本身的问题。要透过表象一针见血地瓦解痼疾,非深植瓷业行当多年的老行家,外行几乎不能看破。

夏瑛如何做到?难道他在景德镇有人?得了高人指点又或京中有更高的指示?

梁佩秋于瓷业和党争都算稚嫩,只想到这些可能性,不过,对她来说,于瓷业有利的改革是好事,夏瑛既想听听她的意见,她也不吝讨教,于是细致看过两遍后,她提出几点看法,和夏瑛一一沟通。

夏瑛听得认真,不时点头附和,末了夸道:“江山辈有人才出呀,小神爷不愧是此辈佼佼。”

“夏大人过誉了,我对瓷业经营不算了解,一些粗浅的想法,希望能对大人有用。”

divnettadv"“非常不错,今日你辛苦了,且在县衙用点粗饭再回吧。”

梁佩秋本要拒绝,但看夏瑛已然起身,走到门边去喊人,就没再推托。王云仙一直在偏厅等她,见她出来忙迎上前去。

几人闲话家常,王云仙不时逗贫,惹得夏瑛忍俊不禁。

张文思今儿个也在县衙,在暗处观望一切,待到一行人进入内厅用饭,他立刻招来王进,去给安十九报信。

这还是夏瑛头一回留人在县衙用饭,足见其对安庆窑的器重。若风声传了出去,那些个民窑管事还不踏破安庆窑的门槛?

在张文思的授意下,王进特地添油加醋把那件供养瓷说了又说,直把安十九说得头皮麻,心烦意乱。

当下等不及徐稚柳有所行动,他招来周元吩咐几句。

梁佩秋下午回去窑厂帮忙,等用完暮食回小青苑天已大黑。奔波了一日,她全身惫懒,散了用木梳疏通后,简单梳洗后坐回窗边。

时值初秋,晚间微凉,她一手挑烛芯,一手拨弄妆台上的陶泥小兔。

那小兔原本是褐色陶泥状,兔子的耳朵和四肢因打磨不够细致,略有棱角,这些日子被她捧在手里早也看晚也看,泥褐色染上汗渍,色泽渐深,陶土质地也越温润起来。

烛下去看,七分陶三分瓷,倒显出不一般的神韵。

她一时思绪飞远,想起早晨那一幕。

徐稚柳跌出马车时,当真把她吓得不轻,也没细想两人如今尴尬的局面,立刻飞奔上前。对于那日的失约,他没再提起,她也不想去问,只关切地将他从头到尾打量一遍。

见他比往日似乎又瘦了一点,丝丝缕缕的心疼浸没胸口。

她问他可有受伤,他礼貌地退后一步说无事,又谢过她好意,在马夫搀扶下重新上了马车。那时她还没有离去,就站在车边看着他。

窗帘被风高高吹起,他们隔着车驾四目交接。

他似乎想说什么,欲言又止。

她也有话想说,想问他的近况,想问他知不知道自己遭遇了泥石流,为何不去看她?又想他为黄家洲和苏湖会馆争地盘的事殚精竭虑,可知现在外头都如何议论他?

想了许多,再想到那日在鸣泉茶馆,他分明就在幕后,听到那样的故事,不自辩,不反驳,似完全把自己摔进泥沼里自暴自弃,不仅如此,还和太监言笑晏晏,一时心乱如麻,又气又急。

即这片刻之间,马车已然从旁经过。

她下意识追了几步,被王云仙喊住才醒过神来。

王云仙说:“短短几日,他好像变了个人。”

她心下叹息。

连云仙那样迟钝的人都看出来了,她如何看不出?王云仙又说:“别再想他了,好吗?以后……以后你需得和他保持距离,注意避嫌。”

如今他们和夏瑛是一处的,徐稚柳和安十九是一处的。

夏瑛和安十九不对付。

他们两家只能是对手。

他和她,也只能是对手。

想到这里,忽来一道冷风,院中花蕊簌簌掉落,梁佩秋忍不住打了个寒战,心头仍旧惴惴,当真……当真回不到从前了吗?

又过几日,恰好是观音娘娘的佛诞日,梁佩秋将夏瑛检验过的供养瓷放入定制匣中,和王瑜打过招呼,出了安庆窑,打马上景德大道,拿着夏瑛的书帖送供养瓷去观音庙。

途径郊外桦林时,忽然被一群黑衣蒙面人团团包围。

为之人大喝道:“你可是安庆窑的小神爷?”

梁佩秋下意识想矢口否认,又怕摔坏了供养瓷不吉利,忙将匣子抱进怀中,这才磕巴地开口。

对方见她迟疑,料定没有认错,因下冷笑几声,迫近身前:“你可知你得罪了谁?”

梁佩秋忙摆手:“好汉饶命,小民什么都不知道。”

她整日在窑里和火炉为伴,哪里有机会得罪人,对方还有本事收买一帮杀手,显见是个大人物。她稍稍动动头脑,就猜到了对方意图。

虽则如此,她还是一连否认。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