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8页(第2页)

  &1dquo;哈哈,你这个性子,难怪会被太子训斥。”右相被逗得大笑,&1dquo;这些书被翻得有些旧了,安乐还有哪里不通的,尽管问老夫便是。”

  任安乐端起桌上的清茶抿了一口,&1dquo;这两日窝在府里翻看古书,才知大靖建国着实不易,只是野史中对太祖提及过少,相爷历经两朝,可否说说太祖和太后立国时的情形?”

  &1dquo;太后?”任安乐想知道太祖之事无可厚非,但太后居于深宫&he11ip;&he11ip;

  &1dquo;夫妻若是不齐心,又怎能开创大靖王朝的盛世,再者我为女子,实在对太后这般母仪天下的长者心存好奇。”任安乐挠了挠头,面上是罕有腼腆。

  任安乐说得合情合理,右相却神情一顿,片刻后才道:&1dquo;时间过得太快,安乐今日不提,我也已经很久没有想起过当年的事了。安乐也知数十年前云夏混战,若非帝家禅让天下,云夏百姓未必会有如今的安稳太平。”

  魏谏徐徐道来,丝毫未如其他人那般对当年帝家往事避如蛇蝎,&1dquo;太祖受天之道,他与帝家主可算生得逢时,一生际遇不用多说。至于太后&he11ip;&he11ip;贤明智达,当年王朝初立时我以为其不过一介妇人,后来太祖骤然崩逝,帝即位,朝政能安稳过渡,诸王之乱得以平定,虽有陛下和靖安侯的功劳,但京师稳如泰山,却是太后之功。”

  任安乐挑眉,&1dquo;想不到右相对太后如此推崇。”

  &1dquo;就事论事。”右相颇为凝神,神情郑重起来,&1dquo;太后出生北方大族郑家,自小熟知经纶,又有建安侯府的外戚之力为其护航,有此能力不足为奇,不过&he11ip;&he11ip;恐怕若是太祖在世,也会对太后很是意外。”

  &1dquo;哦?为何?”

  右相抓了抓胡子,&1dquo;听闻当年韩家老族长为长子择嫡妻,选中郑家的小姐是因其知书达理,温婉柔顺,贤德之名天下知,怕是太祖临至驾崩,都以为太后的性子便是这般了。”

  右相的话语格外意味深长,任安乐却听得很是明白,若真的只是柔顺胆小,那位又怎能踏着后宫尸骨,一路走到如今母仪天下的地位。

  &1dquo;不过,太后确实饱读诗书,陛下的启蒙之师便是太后。”右相回忆过往,不免带了抹怅然。

  任安乐端着茶杯的手猛地一顿,压下眼底的异色,漫不经心道:&1dquo;陛下的授业之师不是相爷的父亲吗?”

  魏家乃北方有名的儒林氏族,魏谏之父更是响彻一方,乃当世大贤,太祖亲自入府延请其为嫡子之师。

  &1dquo;我听父亲说过,他入府时陛下已经识字,是太后亲自所教,陛下与太后母子感情深厚,连字迹也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后来陛下位重,为防有心人以此做文章,太后已经很久不曾动过,也只有当年入府教过陛下的家父才知道此事。”

  书房里一时静默无声,右相抬头,微微一怔,任安乐眼底的冷沉几乎显而易见,他唤了一声:&1dquo;任将军?”

  任安乐回过神,笑道:&1dquo;不知太后竟有此渊博之识,一时有些意外,相爷勿怪。”她略一停顿,然后道:&1dquo;刚才听相爷所言,帝氏一族于我大靖有大功,若是当年禅让天下的是韩家,不知如今的天下会是何种光景?”

  饶是魏谏做了几十载丞相,波折一生,也被任安乐这句惊世骇俗的话震得一愣,但也亏得是他,右相沉思片刻,竟然神来之来了一句。

  &1dquo;安乐所言倒也率真,太祖和帝家主治世能力在伯仲之间,当今陛下刚硬骁勇,靖安侯温敛仁厚,若是换了帝家来坐江山,如今的大靖是什么模样,还真说不准。”

  任安乐朝外间看去,已近黄昏,她起身,朝右相到:&1dquo;今日得相爷所言,受益匪浅,他日若再有疑问,定来向相爷请教。”

  右相眯了眯眼,笑了起来:&1dquo;若是安乐还有想知道的,尽管前来,老夫知无不言。”

  任安乐微怔,&1dquo;相爷知道&he11ip;&he11ip;?”

  &1dquo;老夫什么都不知道。”右相摇头,缓缓道,&1dquo;你当初答应老夫所请亲下江南,老夫欠你一个人情。再者&he11ip;老夫活了这把岁数,一生阅人无数,看人的眼力自诩还是有几分,你绝非jian邪之辈,既然你开了口,老夫自然会回答。”

  任安乐朝右相深深行了一礼,&1dquo;相爷今日之义,安乐定不敢忘。”

  说完大步离去,也不扭捏。

  右相抖了抖花白的胡子,暗自感叹,这般脾性,倒很有几分当年帝盛天的影子。

  此时,慈安殿,嘉宁帝对着神情冷凝的太后,颇为无奈。

  &1dquo;母后,忠义侯这次犯的乃是大错,若是保了他,朕如何对满朝文武、西北将士和天下百姓交代?”

  太后手里转着的佛珠一顿,&1dquo;昭仪肚子里的龙种即将临世,忠义侯府若定了谋逆罪,你让他们母子日后如何在宫中自处,更何况忠义侯当年为大靖朝也算立了汗马之功&he11ip;&he11ip;”

  &1dquo;母后,功不抵过。”嘉宁帝打断太后,淡淡道:&1dquo;朕知道昨晚忠义侯入宫求了母后,母后若是看在当年恩义上不忍心,不如去泰山避一避,眼不见为净。”

  太后沉默下来,她露出疲惫的神情,低声对嘉宁帝道:&1dquo;皇帝,我老了,朝政之事本不该插手,此事完后,我便去泰山礼佛,过几年再回来,但忠义侯府&he11ip;&he11ip;不能动。”

  嘉宁帝神情微有不忍,叹道:&1dquo;母后,可是有事瞒了儿子?”

  太后坐得直,垂眼,&1dquo;你应该猜到了,是十年前的一些旧事,忠义侯府若是倒了,这些事就掩不住了。”

  &1dquo;朕会保下他的嫡子和古昭仪肚子里的龙种,只要他肯安安静静的领罪,忠义侯府或许还能延续下去。”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