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十九章 盐业改造(第2页)

他站在盐田边,看着勋章工人率领本地民众进行操作。

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按获取方法区分,盐可以分为海盐、井盐、湖盐、岩盐等,而要大批量制取,则以海盐为首选,这也是他全力攻打齐国夺取海岸线的主要原因之一。

盐的制取方法大同小异,说通了并不难,海盐制法为:

将盐水(海水)引入盐田,即存储海水的浅池,通过日晒蒸发将其变为卤水,卤水达到一定浓度就会析出结晶,这就是粗盐。

而如果想进一步提升纯度,去除海水中的杂质和各种有害成分。

便需要取少量淡水混合粗盐,成为饱和食盐水,对其进行沉淀、过滤,接着加入草木灰过滤液,去除多余的钙离子,然后再次沉淀、过滤、日晒结晶,得到相对高品质的细盐。

再往上,如果本钱足够,还可以攀爬工业提纯法。

即,先取少量淡水加入粗盐,成为饱和食盐水后沉淀过滤,加入过量熟石灰液和过量纯碱液,再过滤,结晶提纯。

熟石灰就是生石灰加水,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岩石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得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生石灰),天然岩石包括石灰岩、白垩等,海边的贝壳也可代替,陆大古已经设计好了煅烧制石灰石的炉子,将原料和燃料分层铺放,煅烧一周就能批量得到生石灰。

();()  至于碱。

通常植物中都含有一定碳酸钾和纯碱,因此将植物烧成草木灰后放入布袋用水淋洗就能得到碱液。

陆大古弯下腰捡起一把粗盐颗粒。

看着它们从自己的指缝间漏过。

现在,仅仅初步展开盐业改革,他就已经实现了盐产量的飞跃。

在他原本的历史线上,晒盐法制取海盐是唐朝出现的。

晒盐法出现以前,古人采用煮盐法制海盐。

顾名思义,架锅烧水。

这种做法产量相对较低不说,还要大量砍伐木柴,消耗燃料。

“出盐了!真的出盐了!”

盐田边,原本就靠盐业维生的人们都已经兴奋起来,一位青年盐农捧起一把盐颗粒,欣喜地感受着它们在掌中摩擦:

“老天爷,这么多盐,这得多少人才吃得完啊?!”

“将军。”有老人畏畏缩缩地问大古,“咱们的盐制出来,往哪里卖啊?”

知道他是农民军起家,还灭掉了原本的国君的老人隐约觉得别国恐怕没那么容易和他们交易,再者这里制出来的盐比以前多太多了,古代运输效率不足,以他的常识判断,很容易对周边盐价造成冲击,反而赚得少了,影响他们的薪资。

“大家放心。”

陆大古承诺道:

“肯定有地方卖,你们以后制盐的工钱,只多不少!我陆古,不会亏待你们!”

人们听着他的承诺,欢呼:

“天公将军高义!”

稳住众人情绪的大古继续观察着盐场,心中默默地规划以后。

如果他摸索出了成熟的批量水泥制法,上分级蒸发池,掌握潮汐动力取盐,全炎华的盐他都可以供应。

相对的,盐业官营势在必行。

和粮食一样,至少他在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不会允许中间商赚差价谋取暴利。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