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十六章 播撒(第2页)

“呐,你要的纸和笔。”

本子上有一支羽毛笔和一支铅笔。

“嗯。”他点头,“谢谢你。”

羽毛笔主要是现在金属器具充沛,制作简单,几下就能用刀削出来,而且可以写出比较小的字,节省纸面,所以大古请她帮忙试制了几支,而铅笔,它的笔芯用石墨粉混合粘土等成分压制而成,然后用两根有凹槽的木头夹住笔芯粘连,对现在的他们来说工序也不难,适用于书写和标记。

以后的人们将有毛笔、羽毛笔、铅笔三种书写工具可供选择。

至于纸。

他们在这个时代开了先河。

用树皮、麻等随处可见的材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序造出了这种廉价纸。

接下来要做的是推广。

“等到第二学年,我们把本子和笔都发下去,交给孩子们使用。”

“在工作场合也要使用它们,逐步普及。”

陆大古抬头看天。

现在是第二年的夏季末期,晴空万里。

他知道,自己的治下经过五个多月发展,蒸汽机械数量增长到了十余台,用于矿井抽水、捶打锻刀、搅拌原料等工作,焦煤已经炼出来了,铁产量逐步增加,部分轨道已经完成了更换。

“来一来看一看啊!蜂窝煤煤炉!比柴烧得久,烧得火又旺!”城内闹市口,推销员吆喝着,为周围看热闹的演示,“风门一开火就大,风门一关火就小,煤烧了这么久,一点没熄还能再烧!”

();()  “诶,这我知道。”

有围观者同周围乡邻说:

“这不就是我们村给黄巾军做工,工地上送的炉子吗?还有那煤也是,真挺好用的。”

为了加快蜂窝煤和配套的铁桶状炉子推广。

陆大古治下雇佣人们做工的时候,会赠送一些炉子和煤。

因为煤卖得比柴便宜,人们的生活又比以前富裕了点。

这已经成功改变了一些城里人的生活方式。

蜂窝煤的逐渐成功正为大古治下的工业展开做好铺垫。

一条街外的杂货铺,店伙计用铁锅炒菜,香气飘散,吸引人们的目光,店长给人们演示使用金属器具:

“锅碗瓢盆,菜刀铲子,能煮能炒,铁做的不怕摔,陶罐陶碗一摔就坏,咱们的摔不烂,咱们的菜刀能杀猪能宰鸡能切菜!”

此时,城外。

“咈哧。”

马儿打了个响鼻,由车夫驱使着,拉动满载货物的列车,在全长七公里,铁皮包木头做成的轨道上飞驰,作为过渡产物,这种木轨道已经出现些许凹凸不平,需要有人更换,车夫的臂膀很结实,驾驭这种马拉列车需要的力气和技术比寻常马车可要高得多。

列车车厢里,勋章工人带着几个人看守着运送的货物,预备着车停时,在轨道沿线的驿站装卸。

大古开出了优厚的报酬。

几个工人生活条件自然比以前好很多,手头宽裕,月月结余。

有了闲钱的他们谈笑着家里的改变,其中一人望着车窗外,远处的村庄正在修建新屋,这些屋子有炕,冬天来了也不怕冷。

“用雇佣的形式让人们为我们工作,让领地内的经济流通起来,让更多人有钱有闲。”

“不允许任何人开设赌场和娼馆,这是绝对的底线。”

“女性也可以进入纺织业做工。”

“开发属于普罗大众的娱乐消遣。”

坐在桌边,陆大古放下汇报表,告诉助手:

“你早点回去休息吧,接下来我自己来就好。”

大进皱起眉头:

“已经不早了,你还不睡啊?”

陆大古笑了笑,埋首,提笔:

“人们的生活还没有安定,我怎么睡得着觉?”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