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十三章 多线进展(第2页)

青年作欣赏守将丑态状,并指向他们,大笑道:

“你们以多欺少,某他日再来领教!”

笑罢,率军回程,无人敢阻。

陆大古和他的助手到达这个时代时是夏季,当大军归家的时候,秋收已至,大片麦田结穗可以收割,农人在地里弯腰劳作,听见大军经过,抬头,望见黄巾军飘扬的旗帜,露出笑容。

经过起初的将信将疑和逐步适应,现在的人们对黄巾军,特别是陆大古本人信任度迅速走高。

他驱使身下的马儿走上土坡。

看到马拉列车已经开动了。

两匹马拉动四轮马车,载重六吨,在全长三公里的木轨道上,轨道铺设在夹杂碎石子的夯实道路上,从矿区启程,经过工造坊和一座村庄,到达城市,再往复。

可以预见的,两年内就会需要更换,但它的运输效能已经比传统道路快太多了。

这只是初期工程。

第二期工程将把轨道延长至七公里,第三期十四公里。

比后世动辄百公里的铁道修建稚嫩、粗糙了太多,但这就是现有条件下的先进,已经是靠勋章工人作弊加速的结果。

“这一轮的收成怎么样?”

回城后见到助手,先确认她安然无恙,陆大古接着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换上新农具的田收成从种一收三增长到种一收五至八,精耕细作示范田收成种一收十五,到明年可能会成倍增长,已经有很多农民问我们怎么做到的,想要学了。”

();()  她走近来:

“还有,木轨列车第一期刚刚完工,水力踏碓和水力石磨建起来了。”

“以及.....这个。”

陆大进递上来一把连弩。

作为一把单兵武器,它由扳机、弩臂、弓和带复位功能的“装弹匣”组成,装弹量二十箭,有效射程50到100米。

它和长柄安上刀片制成的梭镖将成为治安队的警用武器,也可用于守城战。

接着是一把单发弩。

比连弩重,构造简单,上弦费力,但两人为它设计了辅助上弦装置,照顾了力气小的人,有效射程200米左右。

“那种七连发的床弩,我们也试制了三把,有效射程六百米,验证成功,那个比较重而且大,我叫人运到城墙上去了。”

“嗯,谢谢你。”

他单手拿起弩作瞄准姿势,尝试手感。

这些装备都将首先满足守城需求。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敌军有打入根据地腹地的可能,保证内部平稳发展。

如果地盘打下来守不住,就没有意义了。

“除此以外,我们的矿产都有所增加。”大进打开手中的竹简,“扩大了铜矿、煤矿和铁矿和开采规模,矿口都是现成的,只不过原本开发的人开采方式太不成熟了。”

“因为为我们工作的农民热情度很高,这些东西推进起来比我们原先预计的快不少。”

“毕竟他们还在追求生存的必需品。”

“他们想保住眼前的希望。”

陆大古放下弩,如是说:

“当一个人去追求生存的必需品的时候,他往往是勤奋和勇敢的,当一个人去追求生活的消费品的时候,他往往变得懒惰和温和,当一个人去追求生活的奢侈品的时候,这个人就变得软弱了。”

“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国家,奢侈品越多,人们就越愿意用自己的剩余财富,而不是自己的生命去捍卫他们拥有的一切。”

“为温饱挣扎的人们是我们最大的助力,是我们的根本。”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