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3章 赤峰镇首战告捷(第1页)

申光东见状大惊,急忙将头偏到一边,用手中的长剑挡开,只听到一声响亮的碰撞声,长枪从姜兴霸的耳旁刺过去,头盔瞬间被刺出了一个大窟窿。

申光东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头盔,觉得这一枪虽然没有造成伤害,但侮辱的味道十分强烈,他恼羞成怒,大吼一声,是要将姜兴霸干掉。

姜兴霸也在心里盘算着,他心想:“眼前这位敌将本领高强,如果全力拼下去自己根本占不到什么便宜。”

于是在接下来的交锋过程中,申光东用箭横扫过来,姜兴霸把身子往马腹部一倾,申光东见状急忙对准的姜兴霸的坐骑,狠狠地刺去,瞬间马腹部被戳穿,战马顿时疼得咆哮起来,在战场上又跑又跳,吓得姜兴霸一脸煞白。就在这时,申光东依旧不依不饶,追上前准备一举将姜兴霸干掉。

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一个箭步跳下马来,对准申光东的后背猛力刺了过去,申光东惨叫一声,从马背上栽了下来。

之前还在苦苦支撑的高句丽军,看到申光东被干掉,士气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蔫了下来。

疯狂的唐军在酒的作用下,越战越猛,很快就将高句丽的战阵冲开,分割成了三个单元。

薛仁贵见状,急忙命令唐军将对三个单元快进行包围,随后唐军对高句丽军起了歼灭战。

豆方娄见到自己的手下已经一败涂地,很难再整理队形继续作战,极为震惊,甚至他还没有看清对方的作战特点,就已经被薛仁贵打败,而且还痛失一员大将。

豆方娄紧紧地闭上眼睛,喃喃自语道:“本将所率领的精兵,在敌人面前还没有遭到如此惨败,没想到在大唐强军的面前,竟然败得如此彻底,这样的逆差也太大了,大得让人有些难以接受。”

豆方娄见败局已定,即使孙武再世也无法挽回,于是下令:“撤兵吧!再晚都要成为唐军的刀下鬼了。”

高句丽军听到撤退的命令,不顾一切地往回逃跑,薛仁贵马上下令追击,高句丽军损伤无数,簇拥着豆方娄逃回城中。薛仁贵见城门被关上,他才心不甘情不愿地下令停止追击。

满身是血的薛仁贵、姜兴霸等人,眼睁睁地看着豆方娄逃回城内,心中的不甘和愤怒交织在一起,薛仁贵狠狠地将方天画戟投进了不远处的地上,瞬间溅起了无数的尘土和绿草。

身后的将士们看到这一幕,内心同样不甘,但这是因为这一仗虽然大获全胜,但却跑了豆方娄,他们齐刷刷地望着城内大骂,但无论他们怎么骂城内就是不应答,跟一座空城没有什么两样。

在薛仁贵的心中,他非常清楚自己手下的战斗实力,对豆方娄也了解得十分彻底,所以这一战能如此干净利落地将豆方娄击败。但他的心里依然产生了强烈的自豪感,这是因为他第一次以副将的身份出征,并且打了一个漂亮仗,而且是在相互知根知底的情况下进行的战斗。

但当他下令追击时,部众难免会产生怨言,薛仁贵很快骑着战马来到阵前,姜兴霸说:“老弟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为什么不下令攻城呢?将赤峰镇攻破活捉豆方娄,这才是大大的军功一件。”

薛仁贵说:“大唐的勇士们,今天我们打了一个漂亮仗,再次击败了高句丽的精锐,而且领兵之人是高句丽赫赫有名大将豆方娄,我们因此感到无比的骄傲,大唐因为有你们将屹立在东方,你们不愧是大唐的精锐,本将感谢你们。”

唐军的脸上充斥着自信的表情,这是一种建立在强大实力上的自信,他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支精锐已经没有了任何敌人。

薛仁贵继续说:“本将下令停止追击,是因为豆方娄依然保持强大的作战力,如果贸然进攻必定会遭受无谓的损失,我们的士兵都是百里挑一的精兵,你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极其宝贵,所以我这是为了保护好你们,从今往后,你们只管服从命令就行,本将绝不会无端出命令。”

由于薛仁贵平时治军颇为严厉,所以他们听了薛仁贵的讲话,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这是因为不执行命令是要被杀头的死罪。

接下来,薛仁贵平静地说:“一支强大的军队,不应该只是为了战胜敌人,而且还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进攻,什么时候该撤退,身为名将豆方娄不可能轻易就被我们抓住,我们这次远征辽东,按照圣上的旨意,只不过是袭扰战,如果贸然起攻城战,豆方娄的三万大军早已经严阵以待,只等我们起进攻必然会从背后包围过来,到时候不但无法生擒豆方娄,反而会跌入敌人设计好的万丈深渊,所以我们取得胜利的时候不能产生骄傲的情绪,失败了也要有战胜敌人的信心,大家听清楚了吗?”

大家见薛仁贵这么解释,顿时明白了为什么不起攻城战役,大家的心里充满了希望,同时为薛仁贵爱兵如子的行为感动着,只觉得一股暖流从头顶缓缓流下,满满的渗透到了全身。

于是,大家齐声说:“听清楚了。”

就在这时,远处一人骑着快马向军营飞奔而来,不出意外,他正是唐军的斥候,斥候来到薛仁贵的面前,随即跳下战马,说:“骑兵将军,城中敌军正准备打开城门出击的时候,见豆方娄退回,才没有出击。”

薛仁贵笑着说:“大家听见了吧?还好本将没有及时下令攻城,否则在敌众我寡的大背景下,恐怕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大家见薛仁贵料事如神,纷纷投来崇敬的目光,薛仁贵看了看赤峰镇,才下令回营进行短暂休整。

这一战,唐军付出了伤亡一百人的代价,换取了敌军一千三百人的人头,其他的都挂了彩。这一战,让薛仁贵的威名更加响亮,敌方听到“薛仁贵”三个字,都要为之胆寒,或者说就会多几分敬畏之心。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