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017 农村信用社的信贷员(第1页)

陈冬也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能进城。

记忆中,城里的样子还停留在二十年后。

靠山屯隶属于北江省边河市靖远县,边河市虽然不是省城,但也是重要的内河航运枢纽。

因此在八十年代,还算繁华。

当然与南方城市相比,就逊色不少了。

陈冬也不清楚现在的边河市到底什么状况,但心中还是充满了期待。

甭管怎么说,这也是他们老陈家走出大山的第一步。

这次,由于带着他一起进城,老爹陈广才不再抠门,拖拉机改成了长途汽车。

小姑陈素梅更是精心打扮了一番。

把次从城里买的化妆品全用了一遍。

不得不说,长途汽车贵是贵,确实有贵的道理。

三个小时零十五分钟,两大一小就站在了边河市区的马路。

“三哥,你次问好了吗?倒卖工作指标的地方,到底是不是这里啊?”

看着眼前低矮的二层小楼,陈素梅满眼都是质疑。

按照她的想法,能够倒卖工作指标的地方,怎么着也得在市府大楼那样高大雄伟的建筑里。

“傻丫头,你真当这种事是能见光的啊?看见那些夹着皮包的人没有?都是来卖工作的!”

陈广才指了指前方几个鬼鬼祟祟,聚集在门口的眼镜男。

紧跟着又摸了摸内裤里缝着的五百块钱。

一次进城虽然因为害怕,没来得及给妹妹买工作,可前期准备他一点都没耽误,早就打听了个明明白白。

别看这栋小楼不起眼,却是实打实的边河人事局所在地。

八十年代中期,改开大潮席卷全国。

东北地区相对滞后,但也并非完全封闭,不少南棒和小日子的企业由于地缘优势纷纷进驻。

外企的技术先进,远非国内能比。

一时间,不少国企都被逼到了破产的边缘。

再加不少技术人才和高知分子争相出国,才产生了倒卖铁饭碗的独特现象。

而且,因为原主的文化程度高,这些被摆货架的工作大多都不错。

想想也正常。

普通工人谁能有本事去外企或者出国啊!

“哥,咱们整这事,不会被抓吧?”

眼看着距离铁饭碗只差临门一脚,陈素梅却又害怕起来。

从小生长在农村的她,骨子里还是充满了朴实。

“放心吧!面的人也乐得大伙这么干,只要不耽误工作,谁又功夫管这闲事?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嘛!”

陈广才颤抖着掏出一根烟给自己点,然后用不久前从广播里听来的话教育自己的妹妹。

实际,他也没好到哪里去。

生平第一次走进这么大的机关单位,陈广才的腿肚子也转筋。

“没事就行!那你说,我买个什么工作?”

“最好是管农业的单位,以后还能给家里帮忙!”

陈广才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

没办法。

他的见识也只能到这个层次了。

躺在小姑怀里的陈冬听完,忍不住撇了撇嘴。

农业口不能说不好,但得分时代。

眼下,城市都还在嗷嗷待哺的状态,国家哪有精力帮扶农村啊!

他让小姑来城里班,先是改变其悲惨命运,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能更顺利的帮着家里,乃至整个靠山屯致富。

要想赚钱,先就得找一个能跟钱接触的工作!

除了银行还有啥工作能天天跟钱打交道?

更何况,以小姑的学历,很多好工作都不能胜任。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